记得小时候我们生产队有四头耕牛,全队人把这些耕牛看成命根子,宁可每家每户都少吃饭,也要让队里的耕牛吃饱喝足,因为没有耕牛就没了生产,全队人就失去了“饭碗”。那时候,队里的四头耕牛可拉两张犁子,每天比三十多个劳动力拉犁子犁田还多,可想耕牛当时有多重要。
实行生产责任制那年,队里的四头耕牛被分到四个小组,每户农民耕田都要和另一组的耕牛“配套”才能犁田耙地,农户为了有序排队耕地,只能抓阄分先后。一年后,家里有了余粮的农民开始筹钱张罗着买耕牛,以便自己解决缺牛耕地问题。没几年时间,生产队里的三十多户人家,二十多户有了自己家的耕牛,农户自己选择农户联合耕牛“配套”,生产效率是生产队的十多倍。
又过了几年,手扶拖拉机开始进村,这样的一头小“铁牛”犁田顶十头耕牛,赶集进城拉运东西都适用,不仅载重量大,而且速度快,一时间被群众奉为“神牛”。几年的生产责任制,农户不仅家里有余粮,而且手里还有了余钱,他们争先恐后筹款购买小“铁牛”,没过多长时间,小“铁牛”取代了耕牛,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靠小“铁牛”上,这家伙劲头大、效率高,过去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干完的农活,小“铁牛”一到,三两天结束。昔日在农业生产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耕牛,至此“退居二线”了,成了拴在家里吃草睡觉的“福牛”,叫了多少辈子的“耕牛”也改名叫“牛”了,千百年来一直为农民耕田耙地的耕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与“耕”字彻底脱钩了。
前些年,队里的部分劳力靠改革开放好政策外出经商务工办企业去了,有的还整家进城生活,留下的土地成了“包袱”。部分留守在家种田的劳力,主动上门流转土地,把暂时不种田农户的土地整合并大块,利用大中型拖拉机耕种,联合收割机收割,曾经风光一时的手扶拖拉机,从此开始“下岗”了,小“铁牛”只能躺在家里和耕牛比睡觉。
现如今,家乡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合并土地,实行小块并大田,有的农户还实行了“一户一块田”,更有甚者实现了“一组一块田”、“一村一块田”,让更多的农户流出土地进城居住创业,实现农民进城工作生活,加快城镇化进程。国家在这里投资巨额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推广大中型机械耕种收割,使用无人机施肥喷药,旱能灌、涝能排,农田旱涝保收。躺在家里的耕牛进了养殖场,闲置的小“铁牛”也到了该去的地方。在家乡农村广袤的田野上,大中型农业机械承载着耕牛的使命纵横驰骋,它们沐浴着深化改革的春风,扬眉吐气、展露锋芒,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长。(施广平)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