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13 20:23|人民网-贵州频道|中国乡镇网
如今在贵州屋脊上,开阔的柏油路两旁,一盏盏紫色的韭菜花灯点缀其上,彝家独有的一座座“翘脚楼”在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广播里彝家的小调不停回响。可就在2010年,这里还不通水不通路,村民住在茅草房里,靠自家种的玉米、苦荞果腹。
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归功于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腊寨村、大箐村三个村组成的海腊箐联村党委,他们将“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取暖”,拓宽了群众的致富路。
致富有新路
在2900米的贵州最高峰上,高海拔、强光照的自然环境,使得很多农作物都无法在这里“安家”。海腊箐联村党委经多方考察后发现,与其发展娇气的“外地户”,还不如做强“本地户”。村民传统种植的高山洋芋和苦荞,是城里人想吃都吃不到的“绿色食品”,只要规模跟上,这就是村民口袋里的“金疙瘩”。
在联村党委的统筹安排下,三个村整合土地资源种植高山脱毒洋芋5350亩及苦荞1120亩,还请来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改良现有品种。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联村党委申请注册了“黔之脊”绿色商标,统一包装销售,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更为下一步旅游开发打响了“第一炮”。
看到特色种植给村民带来了效益,联村党委又“打起”了养殖的主意。
海嘎村村民李广奎之前自己开办了养鸡场,经济效益可观,但是受限于场地面积,规模一直无法扩大。联村党委于是从腊寨、大箐整合土地资源,引进“林下养鸡”项目,鼓励村民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入股到项目中,由联村党委提供鸡苗来源,并在养成后统一销售,把村民投资风险降至最低。
“原来自己做,鸡苗和销路自己跑,市场风险大,现在我只要安心把鸡养好了,啥都不愁。三个村成了一家人,规模大了,钱也更好赚了。”正在给村民讲解养鸡技术的李光奎笑呵呵地说。
目前,“林下养鸡”项目已养殖鸡苗8000多只,预计出栏后,养殖户每年可增收1500元。接下来,联村党委还计划养殖蜂箱200箱,覆盖贫困户50户206人,项目完成后,可为养殖户平均增加2800元。
门口有钱赚
随着韭菜坪旅游景点的日益火热,联村党委又发现了新机遇。
“之前闭塞的交通虽然阻碍了三个村地发展,但是意外地将这里浓郁的彝家文化完整保存了下来,如果开发成景区,肯定能给村民带来可观收入。”联村党委委员陈二福说。
联村党委组织三个村能歌善舞的青年,成立了韭菜坪彝族歌舞表演队,将彝族传统的婚丧、生活生产习俗搬上舞台,增加了韭菜坪景区的文化氛围,并为参与表演的村民带来稳定收入。
为了把彝家特有的刺绣工艺发展成致富新路,联村党委建设了彝族刺绣基地,组织三个村共70名绣娘参加刺绣培训,充分发挥其民族手工刺绣特长,还鼓励绣娘以技术、劳动力入股,参与刺绣基地收益分红,为做大做强民俗产业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海腊箐,建起了彝族风情一条街,向游客展示刺绣、香包、竹子筐、马鞍子等手工艺品以及撒麻舞、铃铛舞等民族舞蹈,村民们则从“农民”变成了“导游”。
服务有新招
“以前是一个班子一个村,现在一个班子要服务三个村,如何让联村党委为民服务的水平跟上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联村党委委员李旭说。
为了拉近党群关系、解决群众诉求,今年5月,联村党委建立了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钉钉群”。群成员覆盖海嘎、腊寨、大箐,包括村支两委、驻村干部、党员群众、贫困户等共106人。
“钉钉群”建立后,群众有急事、难事、烦心事,都可以第一时间向联村党委反映,联村党委则核实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自“钉钉群”开通以来,已为村民排忧解难30多次,广受好评。
除此之外,联村党委还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与专业公司合作在海嘎社区建设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挖掘辖区特色优势资源,拓宽民族工艺、旅游商品的销售市场。对本地特色的彝家腊肉、荞麦、松子、蜂蜜等产品,进行统一设计、包装,形成特色产业链,打造旅游精品,为农户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