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致富经纬 >

巾帼不让须眉!这些老区致富领路人演绎别样风采人生

发布日期:2016-10-12 21:28|光明网|中国乡镇网

在近年来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长征沿线的革命老区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咸鸭蛋腌制手艺人廖奶奶、高原村干部陈望慧、脐橙销售达人雷艳梅,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传承着老一辈人的红色基因,致富不忘乡里人,从个人致富“排头兵”到共同富裕“领路人”,在新长征路上展现着别样风采。

老手艺人“廖奶奶”:

推广咸鸭蛋腌制技术 带动贫困户脱贫

廖秀英老人请大家品尝咸鸭蛋

打开淘宝网页,输入“廖奶奶家咸鸭蛋”关键词会弹出很多页面,“20枚包邮”“周年庆”“咸鸭蛋农家手工”等标语显示在店铺醒目位置。网页上,廖秀英端着一盘腌制好的鸭蛋,对着镜头微笑。

这位“鸭蛋红人”就是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86岁村民廖秀英,邻里街坊都习惯称她为“廖奶奶”。

记者见到廖秀英时,她正和二儿媳妇坐在自家院子里腌鸭蛋。老人身穿深色花布短衫,花白的头发上戴着一个旧式发卡,手上还沾满了腌制鸭蛋的黄泥水。

廖秀英祖籍广东,在日本侵华时期,她被参加革命的父母送到江西瑞金避难。父母为国捐躯后,她便扎根在这片红色土地。

廖秀英所在的村落凤岗村山清水秀,土鸭自然放养,鸭蛋营养价值高。廖秀英说,早年家里条件差,常用当地的土方法腌制咸鸭蛋,一部分用来改善家人伙食,另一部分用来售卖换取生活费。“在农村,鸡蛋、鸭蛋很常见,但以前都是奢侈品。除非家里来了客人,才舍得买、舍得吃。”

从16岁开始,廖秀英便开始腌制、售卖咸鸭蛋,多年来逐渐练就了腌蛋的好手艺。然而,真正靠腌制咸鸭蛋脱贫致富,还要从2015年说起。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春风吹入瑞金,当地掀起了电商产业进农村的热潮。借助邮政部门的扶持,廖秀英搭上了电子商务快车。当年5月份,她的“廖奶奶咸鸭蛋”登陆“村邮乐购农村e邮”电商平台,并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以咸鸭蛋为主的农产品销售。仅仅一年的时间,依靠电商平台共卖出咸鸭蛋200万余个,月纯利润达18万元。

“看到这么多人买您的咸鸭蛋,您高兴吗?”听到的提问,廖秀英老人咧开嘴笑着说,“高兴啊,当然高兴。”

“为什么高兴?”老人想了想回答:“看见别人吃我的咸鸭蛋后说‘好吃’‘爱吃’,就觉得很高兴。”

这样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称她是一位民间老手艺人或许更合适。“如果有人想学你的技术致富,愿意教吗?”老人很迅速地回答道:“愿意,愿意。”“如果你想学,我一会儿就可以教你。”

“您现在有什么心愿?”老人说,“想让更多人学会技术。有钱大家一起赚,大家一起致富。”

记者了解到,这两年廖秀英的合作社一直带领着村民们精准脱贫致富,去年合作社吸纳了23户贫困户,今年又扩充到了33户。村民们说,在革命老区期待有更多像“廖奶奶”这样的“领头人”,传承着优良革命传统精华,无私地带领着老区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村干部陈望慧:

高原上玫瑰致富的“领路人”

陈望慧接受记者采访

宽阔平坦的公路两旁是统一规划的新建小楼,篱笆墙内生长着绿油油的农作物。日前,记者来到高山脚下的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夹金村。这个看似平凡的小乡村落,却是以花香远近闻名的“玫瑰之村”。

自2012年开始种植玫瑰以来,包括夹金村在内,小金县已经种植了4000多亩玫瑰。2016年,达维全镇有302户农户种植玫瑰1363亩,带动贫困户61户,人均增收1000元。

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村主任陈望慧,不仅是当地的村干部,还有个身份就是“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村里玫瑰致富的“领路人”。

在陈望慧的倡议下,当地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模式,统一收购农民种植的玫瑰进行深加工,形成了玫瑰采收产业链。这种模式让农民可以及时拿到钱,不愁销路,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增收致富。

说起最初种植玫瑰的想法,陈望慧告诉记者,2011年以前,村里只种植常规的农作物,收入很低。有一次她在田里考察时突然发现,庄稼地里的野玫瑰长得特别好。于是,她便开始琢磨能否用种植玫瑰来补贴农民收入。

2012年4月,陈望慧先后到云南、山东、陕西、贵州、河南等地有名的玫瑰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并带回了不同品种的玫瑰种苗,在高山下的小金县培育种植,不仅成功培育了高品质的大马士革玫瑰,还将山东平阴玫瑰与当地的野玫瑰嫁接,创新出了独一无二的“金山玫瑰”。

实际上,小金县的确具备种植玫瑰的优势:位于海拔2700米至3500米的位置,海拔、气候、降水量、土地酸碱度都非常适宜玫瑰种植,且种植出的玫瑰浓度香度比一般的品种要高。

对农户来说,玫瑰种植并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只要播下种子、施有机肥料,这也让很多残疾贫困户参与到了玫瑰种植和管理中来。

到目前为止,玫瑰种植已经带动小金县13个村、1107户农户种植4000余亩玫瑰,其中带动贫困户105户,“残疾人家庭”88户。

“玫瑰当年种下,来年就能开花,有30至40年的花期,而且每年的收益都是递增的。”陈望慧举例说,比如一位农户2015年种植玫瑰1亩,2016年就产了鲜花135斤,按每斤10元来算收益1350元。比过去单纯种庄稼作物好很多。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农民纷纷种植起玫瑰。

陈望慧说,小金县玫瑰产业下一步发展规划是继续延伸产业链条,走上高端化、精细化的模式,并将打造以“观光农业”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挖掘玫瑰产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形成不可复制的新高原农业生态园。

脐橙销售达人雷艳梅:

青年创客巧搭电商快车致富

雷艳梅查看脐橙长势

“以前销售渠道死板,加上信息闭塞,村民即便种了大量的脐橙,不仅外销困难,想在当地卖出好价钱也要靠运气。”回想起曾经于都老家果农们的无奈,如今已是“农村淘宝”江西于都县罗江服务站负责人的雷艳梅不免感叹。

2011年,雷艳梅在北京生小孩期间,与邻居们聊起各自家乡的特产,便萌生了卖老家赣南脐橙的想法,于是,2万公斤的脐橙很快被抢购一空。2014年,雷艳梅回到于都罗江,申请了天猫店铺“野宴旗舰店”,店铺于2014年11月15日上线,销售脐橙、蜜柚、马蹄、冬笋等新鲜果蔬。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4个月内便卖出15万公斤脐橙、5万公斤柚子,销售额达180多万元。

尤为可喜的是,2015年5月28日,雷艳梅申请的农村淘宝服务站获批准。雷艳梅每年帮助农民销售脐橙、柚子等农产品,2015年当年销售额达260万余元,累计帮助10户贫困户,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展种植脐橙等农产品。另外,近一年时间她为本地村民代购了超过6000单近90万余元各类网上的优质商品,按每单平均为村民节省10元计算,为村民节省了近6万余元开支。

“于都农产品资源多,市场广,只是销售环节问题大。而电子商务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发展潜力非常大。”雷艳梅说。

作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于都已开设了320个村级服务站,其中85个淘宝村级服务站,222个京东村点,13个农村e邮服务站,覆盖123个贫困村;京东、阿里、居无忧、农村e邮等10余家电商企业陆续进驻于都县。

不难发现,雷艳梅等创业者的成功经验,恰恰应该归结于及时抓住“互联网+”新机遇,搭上电商迅猛发展的快车。同时,在近年来“双创”号召下,为鼓励当地靠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于都县政府还出资租赁企业厂房,精心打造了“于都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实现“免费注册、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提供信息、免费培训人员、免费提供网络、免费提供水电”的免费政策,该基地已开展各类电商培养孵化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达15600人。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