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通过激活内力、引借外力、深挖潜力,创新破解新农村建设筹资难题,使新农村建设实现了由“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的大转变。近五年来,该县群众自筹和社会捐赠新农村建设资金累计12.65亿元,占到全县总投入的60%以上。
该县激活内力,引导群众筹资投劳,办好自己的事。设立新农村建设配套资金县级专户,在新农村点申报环节,要求村组上报群众集体签字的申请书,并将群众自筹资金存入专户,按照谁积极性高谁先报、谁筹措资金多谁先建的原则,严把准入关,确定建设点。从建设项目的确定到实施,从资金的筹措到使用,每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全过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油墩街镇麻下村委会李景山村采取微信众筹的办法,短短一周内发动群众自筹资金410万元,成功列入新农村建设点;田畈街镇碧山村委会上陈村村民自发捐资120余万元,提前一年完成村里“七改”工程,成功争取到来年两个新农村点建设指标。
该县引借外力,发动能人捐款捐物,办好家乡的事。抓住外出招商、召开乡友联谊会等有利时机,与在外创业人士和县内民营企业家,商讨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发展大计,请他们提建议、拿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参与和支持家乡建设。30个乡镇(街道)相继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分会”,通过授予头衔、颁发证书、项目冠名、录制专访等多种形式,激发和鼓励民营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踊跃报名参会,为新农村建设捐资出力。目前,全县促进会会员已发展到1200余人,先后捐助建设资金5.06亿元、冠名56个项目,有270多人被授予“社会捐助先进个人”称号。
该县挖掘潜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办好公共的事。采取公开拍卖租赁、重新利用等形式,盘活村组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效率低的村组山场、水田、水面、草洲、仓库等可经营性资源,对其经营权、使用权进行合理流转,置换资金。对村组的旧仓库、旧校舍、旧祠堂、未利用宅基地等长期闲置资源,依地就势进行改造和利用,不仅完善了村庄设施配套、美化了村庄环境,也节省了大量建设成本。引导村点结合本地资源、本土文化等特色,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团林乡蛇山村依托自然生态优势,积极打造“生态渔村”。在村委会鼓励引导下,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渔家乐”,每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古县渡镇汪家村委会汪家中心村采取支部领办、村组占股、农民控股、能人入股的“村级股份”形式,依法依规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果蔬种植特色产业400多亩,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了发展后劲。(江西省人民政府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