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致富经纬 >

安徽龙扬周刘村:“苏赵梨”铺就“双赢”路

发布日期:2019-03-23 09:17|中国乡镇网(原创)|

        (中国乡镇网安徽讯)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周刘村位于谯城东南50公里处,为原周刘、梁陈、焦庙、苏赵等行政村合并而来,辖15个自然村,25个村民组,人口6480人,地亩11600亩,现有党员128名。2018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4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00余万元。特色产业“苏赵梨”远近闻名。相传,苏赵梨源于明末。当时,村人为避兵乱而逃往西北,返家时,从西北河套里带回一棵梨苗,本不以为意,谁知这儿的水土独特,梨树既保留了西北水果糖分多的优势,又兼容淮北平原水果丰满个大的特色,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苏赵梨。乾隆下江南时曾品尝过苏赵梨,并指定为贡品,这就是百年贡梨的由来。但往日的周刘村,人均收入较低,集体经济薄弱,周刘村向何方向发展?党支部该如何发挥作用?怎样实现产业强村、共同致富?面对这些问题,周刘村党支部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周刘村党委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扎实的作风促群众观念转变,以党支部带动示范种植“苏赵梨”为突破口,调整产业促增收,成功走出一条群众致富、集体增收的“双赢”之路。
 
党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
 
       周刘村水源丰富,土壤适宜,非常适合种植果树,周刘村党委决定要打造出属于周刘村自己的品牌。苏赵梨便是品牌之一,苏赵梨于1957年在华东五省市水果竞赛中获金质奖,1996年安徽省农业厅优质水果评比中获质量奖,并在“第八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牌。通过多方的宣传和发动,引导村里的种植能手发展果树种植,然后带动村民和贫困户种植,帮助增加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周刘村64岁的“老党员”张彪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通过多方论证和实地考察,利用周刘水土资源优势,成立张彪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种植苏赵梨的基础上,投资300余万元种植133亩大棚哈密瓜,为了让哈密瓜长得更好,张彪控温、施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眼看着自己亲自打理的哈密瓜长势一天比一天好,张彪的脸上不禁溢出笑容。“我已经有了71个哈密瓜大棚,每个棚可以净收入一万多块钱,村里面很多村民和贫困户看到我种植大棚哈密瓜收入不错,也跟着我一起来发展大棚哈密瓜种植,我们村目前已经有将近100个大棚了。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村党委帮助我流转土地,给我提供种植技术,还经常过来给我解决问题,要不是有好政策咋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张彪高兴地说。
 
党员示范,产业发展促增收
 
       受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梨园疏于管理,产量大幅下降,名气大不如前,龙扬镇周刘村党委书记焦道祥十分着急,在他心里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让苏赵梨园再现昔日的荣光。
        “我想带个头,梨园发展需要个领头人。”焦道祥说,分散种植不利于管理,最好的路子就是土地流转,鼓励大户能手承包管理、扩大规模。2015年,龙扬镇党委启动了对苏赵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通往梨园800米的乡村土路全部铺上石子,现有梨树也被统一编号、挂牌,并聘请了2位专职护林员,对梨园进行巡查看护。焦道祥承包梨园以后,在区镇两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从砀山请来了梨树培育技术员,苏赵村人按照技术员的要求,进行施肥、拔草、剪枝,采摘时节也由砀山专业采摘团队负责。经过这几年的悉心培育,再加上苏赵梨顽强的生命力,梨树产量日渐提高,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焦道祥和苏赵村人尝到了甜头。
       周刘村得天独厚的环境让该村的“苏赵梨”远近闻名,周刘村老党员张彪看到了希望,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大棚蔬菜和哈密瓜等,上市后备受欢迎,极大的激发了村民种植的热情。截至目前,周刘村“苏赵梨”、哈密瓜、蔬菜、中药材等各类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2600亩,每亩纯收入6000元以上。70岁的贫困户田啟魁是梨园的长工,家中妻子患病,花了不少钱,生活日渐贫困。为了增加收入和照顾妻子,他就在梨园务工,春天给梨花授粉,秋天帮忙装箱,一年四季不缺活干。“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元,也不耽误我照顾老伴儿。”田啟魁说。
 
筑强战斗堡垒,壮大集体经济
 
       周刘村产业发展起来、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贫困户也稳定脱贫了,周刘村党委的党员干部们肩上的担子却并没有减轻,他们正筹划着周刘村下一步的发展。周刘村党委准备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和依托地域优势,村集体入股梨园农场,打造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景观带,将苏赵梨的美名传的更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无公害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将以出租的方式每年获取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收入,以此助力周刘村的发展。此外,蔬菜大棚建立后,贫困户和村民还可以进入蔬菜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周刘村党委将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继续带领着周刘村村民发展致富。
        如今,苏赵梨园已发展到400多亩,梨园内的梨树是“三世同堂”,有百年老梨树,也有新栽种的梨树。蓬勃发展的梨园让很多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苏赵梨成为了特色产业的新亮点,乡村振兴的“加速器”。“苏赵梨历经磨难,虽然梨树有了起色,群众收入也增加了,集体经济也在逐渐壮大,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刘村党委书记焦道祥说。(特约通讯员:邓鹏飞)  
 
 
(责编:冬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