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1-22 11:44|中国西藏新闻网|中国乡镇网
滴新村贫困户正在藏香猪养殖基地忙碌。 本网记者 马静摄
今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山南市围绕“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积极探索“县乡联动、党员带动、结对互动”脱贫攻坚新思路,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精准帮扶、找准路子,精准“造血”、找好法子,全市脱贫工作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提速、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山南市乃东区滴新村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是徘徊在贫困线上的小村庄,在全市精准脱贫攻战打响后,滴新村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该村脱贫的“法宝”是什么?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初秋时节,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滴新村。说起今日的滴新村,凡是到过这里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是怎样的历史变迁,让昔日一个徘徊在贫困线上的小村庄,如今实现了大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滴新村,看看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滴新村,藏语意为核桃树。
走进滴新村,快速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气息迎面扑来: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奶牛悠闲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猪圈里的藏香猪撒欢地相互追逐着……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同村民交谈中,我们得知:早在2005年,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扎西多吉的带领下,凭借丰富的砂石资源,组建了“兴农砂石加工合作社”,让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站在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上,扎西多吉带领该村贫困户开辟了特色优质养殖业的新路,同时深谋远虑,利用特色抢占市场,扩大规模增加效益,力保贫困户脱贫而不返贫,让小康路越走越宽。
庄严承诺——“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滴新村虽然是富裕村,但是脱贫致富的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扎西多吉指着该村建档立卡的26名贫困户名单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上,这位有着11年合作社管理经验、滴新村致富带头人严守“不让一个人掉队”这份庄严承诺,带领该村贫困户开始了又一次创新创业。
“怎样才能根除贫困?”刚统计出贫困户名单,扎西多吉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借鉴滴新村奶牛养殖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扎西多吉把目光又瞄向了藏香猪,着力发展特色优质养殖,以藏香猪、黄牛、奶牛为抓手,开辟一条脱贫致富路。
今年上半年,扎西多吉专门去林芝学习考察了藏香猪养殖,并引进了80头藏香猪,其中大部分是怀着崽的。
村里迅速在600多平方米的荒地上盖起了30间猪舍,安排了3名贫困户长期看管、喂养,藏香猪养殖基地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建起来了。
紧抓特色——“借特色造势打开市场”
村里一下多了一个养殖场,饲草料开始捉襟见肘。
面对饿得嗷嗷叫的猪仔,村民纷纷出主意,有人主张喂粮食,有人说买饲料,有人建议喂村里各家各户的剩饭剩菜……
扎西多吉坚定地摇摇头、摆摆手说:“喂剩饭剩菜养出的藏香猪一股泔水味!”一句话引得村民哈哈大笑。
扎西多吉认为,只有特色才能打开市场,不愁销路。“吃新鲜饲草料、自由奔跑、随性生长的纯天然藏香猪才皮薄肉嫩。”扎西多吉说,“我们要借特色造势打开市场,这样名气才越传越远。”
经过几番讨论,村里开垦了230亩荒地,专门种植苜蓿草和青饲玉米,用来供给藏香猪养殖基地和奶牛合作社。今年风调雨顺,这些饲料迎来了大丰收。看着收获的苜蓿草、发酵池中的青饲玉米,扎西多吉脸上乐开了花,“我们村的藏香猪和黄牛、奶牛营养好不好,就靠着这230亩青饲玉米和苜蓿草。”
立足长远——“眼前脱贫是小,长久致富才是大”
在滴新村藏香猪养殖基地,30间猪舍分三排整齐排列,水泥地面平整、洁净,小猪仔在青饲玉米和苜蓿草做成的香甜可口“午饭”前狼吞虎咽,在一旁的“运动场”上,吃饱喝足后的小猪或慵懒地晒着太阳,或肆意地玩耍、追逐。
扎西多吉说:“我们前期宰了40头藏香猪投到市场,按60元/公斤的价格试卖,反响出乎意料的好。”
从那之后,藏香猪的订单接到手软。可扎西多吉却婉言谢绝了所有的“青睐”,坚决不再屠宰一头。他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利益,还有让26名贫困户彻底“拔掉穷根”的长远打算。
“基地一共就这么230头藏香猪,不少是刚出生的仔猪,卖光了以后怎么办?基地倒了,再返贫?”扎西多吉说,“眼前脱贫是小,长久致富才是大,大道理我们说不出,就是留着大猪生小猪,猪就越来越多,基地规模才会越来越大。”
凭借新开辟的特色优质养殖业,目前滴新村的26名贫困户,在自家门口就实现了高标准脱贫。村里安排6名贫困户长期打理藏香猪基地和奶牛养殖场,每人每天工资70元,一年收入2.5万多元;余下的20名贫困户照料230亩的饲草料场,一年至少工作2个月,每人每天200元,一年仅此一项就收入1.2万元;村里还不时为贫困户提供有偿的打扫卫生、电工修理、护林等工作。
放眼长远,贫困户还能得到养殖场更多的分红。“不出意外,明年我们基地的藏香猪规模能达到千头,年出栏250头左右,奶牛养殖场存栏也有望达到300头。”扎西多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