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乡镇故事 >

传承红色精神的“三张面孔”

发布日期:2021-04-16 12:46|发布:中乡网|责任编辑:李琴

  新华社成都4月16日电 题:传承红色精神的“三张面孔”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高健钧、王曦

  4月的四川芦山县,一朵朵油菜花谢后变成一串串细长豆荚,小小的油菜籽正在生长;4月的小金县,一株株玫瑰花苗正孕育花骨朵,等待欣然怒放……在红军走过的土地上,记者发现三张传承红色精神的面孔,他们平凡坚定又令人动容。

  传承的面孔:坚韧不拔

  长征途中,红军在芦山县历时108天,这里四处散发着红色气息,留下很多红色遗址。袁文娟,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戴着眼镜,略圆的眼睛、厚厚的嘴唇,这是一张温柔和善的面孔。

  “小时候父亲给我讲过红军的故事,说当时很多红军年纪都很小,却不怕苦不怕累,很值得敬佩。”袁文娟说,红军是勇敢的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退缩。

  在她心中,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她父亲叫袁超,村民们都称他为“袁书记”。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身为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党支部书记的袁超第一时间带领村民抢救伤员,成功疏散1000多人,全村无一人在地震中死亡。而患有食道癌的他,却因过度劳累说不出话来。在后续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袁超一边抗癌一边带着村民重建。

  “他当时才做完手术没多久,医生嘱咐要多休息,他却一刻都闲不下来,直到癌症转移复发。”袁文娟说。

  父亲的坚韧也影响着下一代人。如今的袁文娟是一名社会服务志愿者,一直在帮助村里的留守儿童和伤残老人。

  “我是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踏踏实实为大家做事,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既是传承红军精神,更是父亲对我的期望。”袁文娟说。

  守护的面孔:为了红色精神永续

  红军与国民党敌对势力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猛固桥激战过。如今,在桥边不远处的一座房子里,住着杨华富一家人。58岁的杨华富在这里守护了30多年,一家两代人都是守护人。

  细长的眼睛、黝黑的皮肤——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孔。杨华富说,父亲杨福兴救过红军,还跟红军成了好朋友,父亲经常给他讲红军的故事,对他影响很大。

  红军精神,激励着杨家两代人矢志不渝守护红色遗址。如今,杨华富打扫出一间房开了个小卖部,一边卖本地土特产,一边给来参观的游客讲红军故事。“以前我们家老房子很破,后来在脱贫攻坚中搬迁住进了新房,还开了小卖部,一边守桥,一边做小生意,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他说。

  “守护这座桥,就是守护红军精神,希望我们小金县变得更美、更好。”杨华富说。

  勇敢的面孔:“玫瑰姐姐”的心愿

  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圆圆的脸,爽朗的笑容——这是一张干练的面孔。近年来,陈望慧带领村民种植玫瑰,走出了一条玫瑰花铺就的脱贫路。

  1935年的长征路上,红一方面军曾翻越夹金山,在小金县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如今,达维会师桥已成为一处重温红色记忆的旅游景点。陈望慧的玫瑰加工厂就在达维会师桥附近,作为达维镇冒水村党支部书记,她更是远近闻名的“玫瑰姐姐”。

  为了掌握先进的玫瑰种植技术,陈望慧经常独自一人到各地学习。有一次,她远赴山东省平阴县学习玫瑰种植。她坐大巴、挤三轮、蹭拖拉机,最后到了目的地,却又饿又发高烧。“当时感觉自己要死在那了,幸亏当地好心人送来了药,我才缓过来。”陈望慧笑着说,为了家乡发展,这也算是她的“玫瑰长征”。

  “我从小听红军的故事长大,红军长征这么困难都挺过来了,我这点苦算什么!”她笑着说。现在,在陈望慧的带动下,小金县40多个村种了玫瑰,还助力1200多户贫困户脱贫。

  这些年,她去过24个省学习玫瑰种植技术,虽然很苦很累,但每每想到小时候听过的红军故事,她就觉得没什么,挺一挺就过去了。

  “能看到一朵朵玫瑰在高原绽放,成为大家的‘致富花’,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得!”陈望慧说。

来源:新华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