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乡镇故事 >

酱油成分有望成为治疗艾滋病新药

发布日期:2014-05-12 17:05|99健康网|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在研究人员对新药物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常常会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线索。

  例如盘尼西林(青霉素)就是从青霉菌这种真菌身上发现的,还有用于治疗疟疾的奎宁(金鸡纳碱),也是在在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找到的。

  目前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也获得了一项惊人的发现,他们从酱油这种在亚洲地区普遍使用的调味料中发现了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化合物,将来也许能够被用来对抗艾滋病病毒,不过这种药物目前还没有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

  传统产业中发现的新药物

  一家名为Yamasa的日本公司自17世纪以来一直从事着酱油的生产,25年前这家公司为了让生产的酱油更美味而投入资金进行研究。

  在2001年,这个公司的研究人员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发现一种叫做EFdA(4′-乙炔-2-氟-2′-脱氧腺苷)的增味剂不仅能够让酱油更美味,还与一种现在也被使用在治疗HIV和AIDS的抗病毒药物十分相似。

  事实上EFdA的效果可能比替诺福韦(Viread)这种药物更好,替诺福韦是一种能够降低血液中HIV病毒水平的抗病毒药物,服用替诺福韦的HIV患者一般都会发展出对此药的耐药性,然后不得不替换成一些更强效的药物。

  病毒终结者

  替诺福韦和EFdA都可以归入“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分类中,逆转录酶是一种能够让HIV病毒建造新DNA的化合物,在逆转录酶的帮助下HIV病毒才得以复制。

  由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十分相似,它们能够欺骗病毒使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来建造新DNA,而不是使用真正的逆转录酶,这也就抑制了HIV病毒的复制。

  据密苏里大学结合生命科学中心的病毒学家Stefan Sarafianos介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之所以被称为链终止剂,是因为它能够阻止DNA链的复制过程,一旦被病毒使用就会让病毒的复制进入死胡同。

  EFdA的优势

  由Sarafianos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EFdA不仅不会像替诺福韦那样被人的肝脏和肾脏快速分解,还能更容易的被细胞激活,更有潜力成为一种“超级化合物”。

  Sarafianos告诉我们,这两个原因使得EFdA比其他药物更有潜力,研究小组的目标也正是查清这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以便将它变成能够实际使用的药物。

  通过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生物化学家Michael Parniak合作,研究小组已经在感染了猴艾滋病毒的猴子身上对EFdA化合物的效果进行了测试。

  据介绍,这些猴子原来都非常死气沉沉,病的很严重,在对他们使用EFdA之前这些猴子本来已经要被执行安乐死了,不过在使用了EFdA化合物的一个月内,这些猴子又恢复了生机,看起来十分活泼,它们体内的病毒载量也回落到了探测不到的水平,这显示了EFdA化合物惊人的活性。

  这种由Sarafianos的研究小组所研发的EFdA化合物正在由制药业巨头默克公司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治疗HIV的能力。(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