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1-30 16:21|宜宾晚报|中国乡镇网
(陈道强)创新模式、以节为媒、提档升级,在“旅游+扶贫”这场攻坚战上,兴文县旅游局打出组合拳,探索出旅游扶贫新路子,取得可喜成效。
【毛村巨变】
家门口就能把钱找
近日下午5点,兴文县共乐镇毛村4组村民贺兴乔收拾好干活的农具,准备下班回家。
“在这上班硬是划得来,干的还是这些农活,但价值就比种自己的地强多了。”老贺笑得合不拢嘴。
贺兴乔上班的地点正是该村首个招商引资项———王庄生态园。“没有产业,没有资源,这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回忆起刚到王村的情景,王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尧感触颇深的就是,村民们观念闭塞。
王永尧在毛村流转了5000亩土地,用来搞乡村旅游,建康养中心。有的村民想不过,“土地是农民的命根,流转出去了,那我们的子子孙孙吃啥子?”
贺兴乔倒想得通,率先把自家地流转出去。除了一次性领到数额不菲的流转费外,老贺还在生态园里找了份差事,养鸡、养猪、种菜。
“不用饲料,不撒化肥,讲究的是绿色生态。”贺兴乔说,毛村的人穷惯了,干这些粗活,倒是他的拿手好戏。
每月下来,贺兴乔可以拿到2400元。老贺说,手头宽裕了,生活自然也就好了很多,他还盖起了一幢小平房。
到过王庄生态园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景致所吸引。仿古修建的四合院,做工精致、古朴典雅,四合院正对一个观光湖区,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公路、游泳池、步游道、停车场、文化墙等旅游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让王永尧倍感欣慰的是,这个乡村项目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奔康,“光去年一年,我们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付村民工资就达到了200万元。”王永尧说,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0名村民来上班。
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引人艳羡的旅游地,不少邻村的人都说,毛村人有福气,人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揣进腰包。
【提档升级】
僰王山创4A有信心
11月24日下午2点,僰王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改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装修竣工后,这个“高大上”的游客中心将向世人开放。售票点、导游服务点、旅游咨询处、博物馆、购物中心、影视播放厅、医疗服务室、餐饮区、住宿酒店一应俱全。
在这座游客中心对面的一块工地上,正在修建生态停车场,规划了300多个大小不一的停车位。“以后游客统一将车停在这里,购票入园。”僰王山旅游公司董事长赵中伟介绍,由于景区面积过大,单靠步行一天下来是不可能观赏完所有风景,所以景区特意增设了观光车。游客凭票可以在园区里换乘观光车,大大提高观赏效率和质量。
游客苏先生说,曾经他去过僰王山,风景的确很美,但是园区精华景点都需要步行40分钟才能抵达,观赏完后还要原路返回才能驾车离去,往返间让人很是疲劳。“以后坐园区观光车就好了,看完一个景点,继续往前走,就可以坐车去到第二个景点。”苏先生说。
“我们还准备建4座3A级公厕,增设专供老年人、残疾人的第三方卫生间。”赵中伟说,以创4A景区为契机,完善景区标识牌,新建休息亭,提升线路品质,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养生天堂、度假胜地的魅力。
除了好看的,如何增加趣味性,以此让游客流连忘返?赵中伟称,景区将增加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娱乐项目,比如,开通滑道索道项目、水上娱乐项目。
“我们巴不得景区越建越漂亮,来耍的游客越来越多,这样我们的生意也更红火嘛。”僰王山景区某农家乐老板张先生说,每年黄金周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不得不临时增加人手,累是累,但数票子的感觉巴适得很。
【节庆为媒】
人气爆棚商气聚
“节庆为媒,吸引了人气,聚集了商气,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兴文县旅游局副局长彭倩一语中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去兴文旅游很值,好看好吃更好玩,苗族花山节、西南民歌赛、大坝高桩节,不胜枚举。
兴文县石海镇顺河村是一个贫困村,今年8月19日至21日,顺河村举办了川南首届红粮节。红粮节的举办带来了大量人流,让原本闭塞的顺河村前所未有的热闹,很多年老村民表示:“在顺河村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这么热闹过!”
经初步统计,红粮节活动期间,进入顺河村的游客约2.1万人次,其中自驾车约1800辆次。整个活动总收入约40万元:会场内烤羊、烤鸡、熟牛肉等集中销售收入15.2万元。当地农民实现劳务等收入12万余元,其中15户参与贫困户户均增加收入500元左右。
“这种活动搞得好,政府搭平台,我们得实惠。”顺河村不少村民说,红粮节后,到了周末总会有一些开着小汽车的游客到村里来度假,吃吃农家菜,住住农家屋,看看农家景,临走还要买点地地道道的农家特产。“旅游火起来,我们有了收入,别说是脱贫了,离小康也不远了。”农户笑着说。
【五种模式】
旅游扶贫新路子
如何做好“旅游+扶贫”这篇文章,兴文县旅游局局长李应红称,兴文正在践行五种旅游扶贫模式,以期实现旅游和扶贫的更好融合,更加有力推动旅游扶贫,有效防止返贫。
一是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助推脱贫。贫困村通过与旅游公司合作,通过共同办节、合作建设露营基地等方式,打造新的旅游接待点,并由旅游公司通过旅行社将贫困村中的旅游接待点加进旅游线路,确保有固定游客量分流到村,做活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扶贫。
二是旅游景区就业助推脱贫。将景区内的所有摊点全部收回并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旅游商品售卖种类,并提供给景区周边有条件的贫困户免费经营,贫困户通过参与经营达到脱贫目的。
三是旅游商品生产助推脱贫。在贫困村中挖掘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人才,指导提升农产品品质,将富有兴文地域特色竹编、草编等手工艺品和方竹笋、山地乌骨鸡等农特产品,包装成为特色旅游商品,在景区指定摊点统一售卖,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增收。
四是旅游移民助推脱贫。将脱贫攻坚中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与景区开发建相结合,以石海景区坡地苗寨建设项目为例,在项目中划出一定区域给搬迁贫困户修建房屋,贫困户按照统一风格要求完成修建和装饰,旅游部门及公司引导和培训入住贫困户参与旅游配套服务经营,实现增收脱贫。
五是打造“农产品包”助推脱贫。将贫困农户自种农产品打造成“产品包”,和县内电商合作,客户通过电商平台订购“产品包”,农户按时应季将新鲜农产品寄送至客户,同时将生产农户引导发展为民宿达标户,每年给客户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的住宿,让客户体验乡村生活的同时也来村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