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法治 >

四川宜宾4人非法捕捞获刑 以劳代偿修复生态

发布日期:2021-08-19 17:08|发布:中乡网|责任编辑:晓东

被执行人正在接受教育。黄骅摄
被执行人正在接受教育。黄骅摄

人民网成都8月19日电 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以来,水生生物资源得到养护,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但禁令之下,仍有极少数人为了一己私利铤而走险。8月18日,由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7.02”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公益诉讼案件落地执行,4名被执行人移交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安排,进行环境资源鱼类保护宣传,履行本案义务。

据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20年3月至6月禁渔期内,被告人牟某某、邱某某等4人多次使用非法网具在长江流域金沙江段禁渔区从事非法捕捞,并以此销售牟利,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分别被依法被判处4个月到2年不等缓刑,并承担相应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赔偿修复义务。

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吴明磊表示,在判决之前考虑到这4名被执行人由于经济能力较差、赔偿能力较弱,所以这次判决就让这4名被执行人以劳代偿的方式来履行这个案件。

据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渔业站站长刘晓欢介绍,渔政执法人员和渔政协辅人员带领他们对所有的江面巡查,来完成每天8小时、共计15天120小时的巡查工作。被执行人牟某某表示,对自己所犯罪行感到很后悔,“要汲取教训,以后不能再干了。”

据介绍,该案件是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宜宾“7.02”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公益诉讼案件中的第一起案件,也是宜宾市以劳代偿执行的首例公益诉案件。

“通过以劳代偿,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解决执行难的问题,维护法律的权威,让违法者受到法律的惩处。”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王晓亚认为,通过以劳代偿的方式修复受损生态,可以实现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既震慑违法犯罪行为,也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来。(王洪江、陈建华、秦旭、黄骅、实习生张宇婷)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