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展台 >

没落柑橘园“大换血” 重庆大足柑橘之乡涅槃重生

发布日期:2016-11-24 10:53|新华网|中国乡镇网

 

没落柑橘园“大换血” 大足柑橘之乡涅槃重生

 

在大足区高升镇人大代表助力下,今年当地村民柑橘喜获丰收。新华网发

日前,大足区高升镇建设村一片片橘子金灿灿地挂满枝头,一眼望不到边。经过3年多的精心培育,建设村柑橘提档提质改造工程获得成功,种植的5326亩柑橘品种今年首次获得大丰收,总产量将达到800吨左右。

昔日的辉煌

高升镇素有“柑橘之乡”美誉。因气候独特,土质适宜,当地培育出来的柑橘甘甜爽口、芳香馥郁。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村开始种植柑橘。几年后,2000亩柑橘成了全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回忆昔日的辉煌,当地柑桔种植大村的村支书宋智勇充满自豪感,“那时候我们这里的柑橘是国家二类土特产品,是不能随便买卖的,由土产公司统一收购。私人要想购买点送人,还要到镇上开条子。”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当地的柑橘产业开始落寞,加之当时“锦橙”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到90年代末期仅剩300亩。”高升镇党委书记杨更生叹气道。

分析柑橘没落原因时,杨更生说:“当时柑橘行情开始萎靡,价格下降,让老百姓不再种树,同时还纷纷外出打工。”

“是疏于管理才让成片的柑橘园死了。”吴英杰回忆道,“村集体种植的柑桔,种植方法还是沿用着原有的老办法,缺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果木被病虫损害严重,单株产量低、口感不太好,基本上是靠天吃‘果’”。

吴英杰说,当时面对柑橘果园这种情况,也没有办法,也只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柑橘“大换血”

“柑橘之乡”怎么办?这道难题摆在了当地人面前。

“要调整果树品种,引导村社果农对果树‘大换血’”;“政府要拿出资金购买果苗,免费送农户。”“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上门,手把手教农户技术。”当地集思广益,在充分采纳干部群众意见后,当地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主动引导果农大力实施柑橘品种提档提质改造工程,先后引进了“梨橙”、“卡拉卡拉血肉脐橙”、“塔洛科血橙”等优质早、晚熟新品种。

当地果农的也纷纷对自家的柑橘园进行“大换血”,对那些还未被淘汰的老果树,则由吴英杰等技术人员通过锯枝、插穗、缠带等各项工序进行高接换种。

由于懂技术,重新种植柑橘后,村民们对于果树技术管理都驾轻就熟。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高升镇的柑橘园实现“大换血”后,又突出重围“重获新生”杨更生高兴地说。

“这是3年前,政府出钱买树苗发给我们种植的,大家就把老果树就砍了种上新苗子。”建设村村民吴中友一边从柑橘树上摘下柑橘,一边递上叫品尝品尝口味。

吴中友栽种了100多株高档柑桔品种,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每株产量达到100多斤,产量达到1万多斤,按照经销商上门收购价2元至2.5元/斤,今年有望收入2万元至3万元左右。

如今,经过3年多的精心培育,目前,当地柑橘提档提质改造工程获得成功,种植的5326亩柑橘品种今年首次获得大丰收,总产量将达到800吨左右,大量“梨橙”等新鲜柑橘品种已经陆续上市。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