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展台 >

携手电商 四川纳溪“凤林虫草鸡”等土特产“飞出”大山

发布日期:2016-11-11 21:49| 四川农村日报|中国乡镇网

“薛德丰,给我送500斤护国柚过来,我这边急着发货。”11月1日,泸州市纳溪区特产电商中心负责人何天接到重庆订货商吴老板的订单后,立刻和护国镇东巷口村的柚子种植大户薛德丰联系,协调货源。
   今年,纳溪区抢抓 “互联网+”新机遇,投资2000万元搭建电商发展平台,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电商中心自7月建成开业以来,网上销售总额达8500万元,带动了上千人就业。
电商平台激发市场潜力
   “我要两袋特早茶,现在下单。”“好的。”……11月2日,纳溪区特产电商中心负责人何天亲自上阵,一阵清脆的键盘声后,5笔订单轻松敲定。
   何天告诉记者,他今年35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因为看好纳溪特色农产品的前景,就回家做起了电商。今年,在纳溪区的信贷扶持、项目支持和业务指导下,何天自建“赶场天”交易平台,创建纳溪特色电商中心。目前,纳溪特色电商中心已经吸引了33家企业和专合社的特早茶、天仙枇杷、护国陈醋、渠坝豆腐干、纳溪泡糖、生态大米等139个特色农产品入驻。通过“赶场天”、淘宝、天猫、供销e家等平台,这些产品畅销省内外。
   “我们的葛根粉在 ‘赶场天’交易平台上卖得特别好,已经快脱销啦!以前等商贩上门来收购,时常卖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葛根粉完全供不应求!”纳溪区白节镇宏石梁葛根种植专合社负责人周训斌说,半年前,葛根粉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几乎无人知晓。今年7月,被放到电商平台上销售后,葛根粉受到市场追捧,销售情况好了很多。
   纳溪区龙车镇村民王大彬,在浙江从事电子行业,月薪5000多元。得知政府大力扶持电商产业后,今年5月毅然辞职返乡,正着手创建基地、购置电脑、装修店面、联系农户;超市老板韩兴莲在自家电脑装上电商软件的当天,就把店内牌匾改成了 “丰乐镇沙坪村电商服务站”……
建立基地打造特色品牌
目前,纳溪区发展“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103个,建立特早茶、凤林虫草鸡、护国柚、天仙枇杷等9个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申老板,给我发500枚土鸡蛋过来。”“好,今天就办托运。”11月2日,纳溪区大渡口镇大坳村凤林虫草鸡养殖基地,负责人申光平正忙着将新鲜土鸡蛋打包、发货。申光平说,之前凤林虫草鸡品牌只能在泸州周边叫响,触网之后,每月有1万多枚鸡蛋远销广东、北京等地,下一步还要多养1万只凤林虫草鸡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目前,申光平联合8个养殖户成立了泸州纳溪凤林虫草鸡专合社,实 行 统养、统防、统销,年出栏虫草鸡超过12万只,出售绿壳鸡蛋 超 过200万枚,年产值超过1600万元。申光平一举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鸡能手。
   有了专合社,农户除分红和租金收入外,还多了务工的机会。目前,凤林虫草鸡专合社聘请了4个长期工、20多个临时工,大部分是贫困户。
携手电商村民脱贫致富
   “通过电商平台,农村土特产品迅速从田间卖到了城里的千家万户。”纳溪区供销社工作人员杨强说,特色农产品生产实现基地化、绿色化、标准化后,大幅提升了附加值,拉动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该镇桐子村贫困户陈光玉养殖500多只绿壳蛋鸡并通过电商服务店销售,年增收4万多元,轻松脱贫。
今年,纳溪区投入114万元,用于电商服务站(店)配套项目建设,年底前将建成15个镇级电商服务店、8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预计2018年底,将实现镇村电商服务全覆盖。该区还分批次对政府工作人员、合作社、种养大户、返乡大学生、农民工进行了电商培训,设立专项资金奖补优秀电商和企业,促进电商产业发展。
   同时,依托“赶场天”“川帮网”“苏宁易购”“淘宝网”等平台,当地还开展了网上代卖代买,代收代发快递,代收电费、手机费、交通违章罚款等业务,方便了周边群众。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