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5 12:37|发布:中乡网|
不久前,四川省公布2023年经济发展数据: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3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成功实现6万亿元进阶。
随着近期各市州两会陆续召开,四川21个市州也陆续交出了2023年的经济发展答卷。在全省经济大盘中,它们表现如何?贡献几何?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梳理。
变与不变
排名并无变化 多个市州实现新突破
记者梳理发现,尽管21个市州的经济总量排名与2022年相比并无变化,但在这个“不变”中,依然有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多个市州在2023年实现了经济总量新突破,15市州增速超过省平均增速,2市增速与省平均增速持平。
作为全省经济主引擎,成都在突破2万亿元大关后的第一年,继续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连跨2个千亿元台阶,经济总量达到22074.7亿元,同比增速与全省持平。
经济总量长期排名第二的绵阳,2023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到4038.73亿元。成为四川省除成都外,第一个上4000亿元台阶的市州。不仅如此,绵阳还以8.0%的同比增速,排在了21个市州增速榜的榜首。
紧随其后的是GDP总量迈上3800 亿元台阶的宜宾,总量为3806.64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排在全省第二位。德阳去年GDP也突破了3000亿元,达到3014.4亿元,同比增长6.7%。至此,除成都外,四川省共有3个市经济总量爬上了3000亿元台阶,“腰部”中间力量进一步壮大,经济结构更加稳定。
不只是经济总量大的市州有收获。过去一年,资阳和雅安的经济总量均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分别为1019.2亿元和1010.03亿元。
目前四川省21个市州中,只有3个市州经济总量处于千亿元之下。而这3个市州中,甘孜和阿坝的经济总量都实现了500亿元的突破,分别为513.35亿元和503.19亿元。
增长引擎
以科技创新引领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是哪些重要力量支撑了这些新的变化?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这趟经济“列车”上,科技是重要驱动力。今年的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绵阳位列2023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50强第17位,两年提升24位、全国进位最快,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绵阳得到深刻体现。去年,绵阳“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深入实施,11个工业园区集聚规上工业企业989家、集聚度超71%。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成为绵阳首个千亿级园区。
再看宜宾,工业是其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2023年,宜宾全市规上工业增速、服务业总量及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展现了“工业挑大梁,服务业添活力”的宜宾实践,这也是宜宾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动力源。
从宜宾工业产业结构看,2023年宜宾“1+4+4”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71.5%、动力电池增长 19%、智能终端增长18.5%、酒类增长8%。“一蓝一绿”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竞相发力,助力宜宾加快形成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新格局。
GDP突破千亿元的资阳也有着相似发展路径。过去一年,资阳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获评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车资阳机车获批组建全市首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高仙机器人等46户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新年部署
推动县域发展 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新的一年,各市州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马力十足。
1月11日,国内首条、全球首批8.6代AMOLED生产线——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在成都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630亿元,不仅是成都,也是四川工业发展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这意味着,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再添生力军。
最近召开的成都市两会透露出消息:今年成都将推动支柱产业提能发展,加快建设中西部集成电路产品验证中心,支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扩能增量、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运营,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提升至1.3万亿元。
2024年是德阳奋进“重返前三”总目标的攻坚之年,达成目标并非易事。从去年数据看,德阳与跑在前面的宜宾,GDP差距已扩大到700多亿元。奋力追赶,德阳提出了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任务之一就是要打造中国装备科技城。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市,德阳自去年8月正式启动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2024年,德阳将强力推动德阳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围绕清洁能源、智能制造、通用航空、考古、育种等领域,创建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市州在安排部署2024年经济发展工作中,把县域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比如达州提出,要树立县域城乡发展“一盘棋”理念,推动5个县城扩容提质,重点打造20个中心镇、30个特色小城镇、100个中心村,构建以“县城—中心镇—特色小城镇—中心村”为依托的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广元提出,2024年将深入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城市20条、集镇10条、农房15条建设管理规范措施,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龙年愿景
●成都
实施工业扬长补短追赶跨越三年行动计划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家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绵阳
力争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00家
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8%
●宜宾
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加快建成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德阳
打造中国装备科技城
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
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
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超1850亿元
增长8%以上
●南充
把“产业兴市、制造强市”摆在最突出位置
大力实施产业攻坚行动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
●泸州
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三年行动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850亿元以上
●达州
开展“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
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制造业增长8.5%以上
大力培育链主企业
●乐山
力争晶硅光伏产业产能突破1000亿元
力争工业“五大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凉山
力争工业总产值达1380亿元
新增清洁能源装机400万千瓦
力争旅游综合收入达600亿元
●内江
实施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项目76个
开展城区“百里绿道”建设三年推进行动
新增公园绿地40万平方米
●自贡
确保全年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200个以上
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320亿元以上
●眉山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
守住203.71万亩耕地184.02万亩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遂宁围绕锂电、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
精准招引“链条填补型”“行业引领型”“未来赛道型”项目
●广安
发起工业崛起、农业增效、文旅提质“三大攻势”
绿色化工、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医药健康产业产值翻番
●攀枝花
力争全市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达到48.5%
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广元
大力发展铝基新材料首位产业
以打造中国绿色铝都为引领深入实施“百企千亿计划”
●资阳
新签约产业项目投资额600亿元以上
引进“六类500强”企业项目5个以上
●雅安
计划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
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片8个
力争数字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
●巴中
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力争三大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比62%以上
●甘孜
建设“能源之州”
力争完成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建设投资200亿元
●阿坝
实施营造林8万亩
义务植树造林160万株
常态管护黄河干支流防护带74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