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村经济 >

“城市人”朱鹏飞把自然栽培发展成产业

发布日期:2017-02-15 00:14|黑龙江日报|中国乡镇网

        黑龙江日报2月16日讯 “在城里找个工作多好,非要在农村,多遭罪。”……类似的话,朱鹏飞四年来听了太多。今年31岁的朱鹏飞是地道的城市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做了四年上班族,性格内敛的他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为什么不为自己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呢?于是朱鹏飞就拥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大家熟识的“书生”,另一个是他们羡慕的“农场主”。种树、种菜、种水稻、林下养鸡样样在行,俨然一个“农业专家”。

  在阿城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朱鹏飞将自主创业对准了农业。2013年春天,他在阿城区平山镇种下了4000棵榛子树苗种,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病虫害、杂草、水涝、日常管理等一大堆问题接踵而至。善于学习的朱鹏飞去图书馆看书、上网查资料、请教专家、向经验丰富的农户取经,学到方法就赶紧实践,无论烈日下还是暴雨中,总能看见他的蓝色工装和大草帽。跟头把式地总算熬过了第一年,也正是这汗水浇灌的一年,让朱鹏飞彻底爱上了黑土地。

  阿城区委区政府对他的榛子项目给予肯定,并帮助他于2015年建立了哈尔滨阿城区沃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春建立了15亩示范园,合理间种红豆增加了效益,示范效果良好。

  从事农业生产本身充满挑战性,持续学习农技知识让朱鹏飞对整个农业种植领域产生了兴趣。现代人的疾病越来越多,食物中残留的农药是主因之一,如果不施农药也能种出高产量的粮食和蔬菜,那未来的孩子将会获得更多健康的食物来源。思想的升华让朱鹏飞不再只考虑眼前,而走向另一条坎坷之路——自然栽培。不用农药和化肥必然增加失败风险。朱鹏飞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打击最大的困难就是榛子树的冻害。山区小气候独特,早晚温差大,让初春萌动的枝条遇冷受冻,轻者枝条干枯,重者整株死亡,严重影响了树木的长势和产量。几年来,他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每一年树木的病虫害的区别,对症下药。最终他发现停止喷洒农药后,树木竟然也比以前得病更少、虫害也更少。

  朱鹏飞曾试图向村民推广种植大榛子树,大家虽然觉得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应该为当地带来点变化,但围观者多,没人敢“吃螃蟹”。随着他栽种榛子的产量和产值不断增加,农民们也更愿意向他学习,跟着他种了,而他将成功经验无私地和农民们分享,很多农户学着他的方式在网上交易、了解销售行情,带动了地方脱贫致富。

  元旦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里提到“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句话也成了朱鹏飞的口头禅。2017年,朱鹏飞的理想就是脚踏实地地钻研榛子树栽培方法,继续推广扩大,让更多农民自愿地守住绿水青山,积累金山银山,让自然栽培发展成产业,越来越多的人能吃上真正的绿色农产品。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