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村经济 >

青海海东:民族餐饮 走出大山拓开致富渠道

发布日期:2017-01-13 10:36|青海海东网|中国乡镇网

自古以来,海东是青海最大的农业区,近百年来,海东人不仅创造着自己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海东撤地设市以来,海东人凭借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走出了大山,摆脱了贫困。

  □时报记者 祁国忠 实习记者 李振德

  换脑子 改变餐桌

  十五年前,土豆可以称得上是海东人餐桌的第一主角。“三餐之中,两餐必吃洋芋”,这是上世纪大多数海东人餐桌的“标配”。随着人居生活的改善,海东人的生活不仅仅停留在最基础的温饱层面,都纷纷开始寻求运用传统食材来改善味蕾的方法。

  雀舌面和搅团因其容易消化的特点,成为海东人待客敬老时特意做的面食。在以前,“做一锅搅团,加一碟酸菜”是孝敬老人的最好吃食。如今,作为传统美食,雀舌面和搅团依然是老人们的最爱,但是其佐料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制的牦牛肉辣酱、蒜泥,再炒几道润口小菜,既保持了雀舌面的传统性,又增添了几份现代气息。

  包子是海东人款待客人或家庭改善口味的传统美食之一。善于制作面食的海东妇女可以做出多种不同馅儿的包子,常见的有砂糖包子、萝卜肉馅包子、油搅团包子、青麦包子、韭菜包子等。如今,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对砂糖包子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改进后的糖包因外酷似蜂巢而人们称之为“蜂窝糖包”或“胡椒眼眼”,虽然味道与普通糖包无差,但其精致的外观总能让初次见到的人们赞叹不已。

  “熬一壶熬茶,给远方的亲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遇客人登门,海东人必将熬一壶熬茶,家境好的在熬茶内加入牛奶或者酥油,因为除了熬茶,没有比这更好的饮品了。近几十年,随着市场的开放,铁观音、碧螺春、龙井等一些“稀客”也已经成为海东人餐桌上的“常客”。客人登门时,主人会询问客人需要饮用什么茶。

  拓路子 增加收入

  2014年,生活在互助县巴扎乡的尹德福,在政府部门批准后,便乘互助旅游的东风,在拉果山脚下的药水泉周围做起特色农家院的生意。青翠的山峰、潺潺的泉水,吸引了大批的外地游客前来这里。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只是吸引游客的招牌,特色农家小菜才是拉回头客的重要“法宝”。

  “许多人来这里就是为了品尝互助美食,我们也一直在尝试将传统的美食进一步的改良,让传统美食符合现代人的口味,现在农家院的收入也是一年高过一年。” 尹德福告诉记者。

  在循化县街子镇三兰巴海村,伊拉斯农家院的老板韩翔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循化县城开宾馆,由于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只好关了门,但总还是想着找点事做。2009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着开宾馆挣的钱,又向亲戚朋友借了点钱,共凑得200万在自己家里开起了伊拉斯农家院。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开了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尝到甜头的他,就想着把农家乐规模做得更大一点。

  冶生林是土生土长的化隆人,2007年高考落榜后心情失落的他选择了学习拉面技术。经过两年的饭店实习后,他的拉面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他筹集了15万资金跟着堂叔前往深圳开起了拉面馆。“30平米,三张桌”,在当时15万在深圳只能租到30平米且位置偏僻的铺面。除了铺面小,桌子少的困境之外,冶生林还面临着聘不起服务员的尴尬局面。“当时感觉15万要泡汤了”,尽管对于小饭馆的发展不抱有任何幻想,但他依然坚持做到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的最基本特征。一个月后,让他没想到的是,拉面馆的顾客越来越多,仅仅一年多时间,他就收回了成本。

  如今的冶生林在深圳已有三家属于自己的拉面馆,年收入达一百多万元。

  创牌子 摆脱贫困

  近年来,化隆拉面、撒拉人家等这些独具海东特色的餐饮品牌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而这背后是一个个海东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坚持和多年的不懈努力。

  “化隆牛肉拉面”是在具有百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回族名厨马保友亲手创造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在经过“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道揉”的手工揉和拉制而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化隆拉面人凭着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开创了化隆拉面经济的起点,奏响了在全国各地创业致富的序曲。200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了“化隆牛肉拉面”商标。

  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化隆牛肉拉面”发展成了聚红烧牛肉拉面、干炒牛肉拉面、特色手抓、大盘鸡、熏牛排以及各种面点等多种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系列产品为一体的饮食产业,成为三江源头回民族饮食文化和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你走进“化隆牛肉拉面”店,就能感受到三江源头的化隆人民的豪放、热情和原生态的民族饮食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化隆回族饮食文化的博大和深邃的内涵。

  目前,化隆拉面已经在全国270个大中城市站稳了脚跟,并扩展到11个国家,树立了“化隆牛肉面”的品牌。如今,40%的化隆人靠着一碗拉面,走上了脱贫攻坚的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势不可挡地吹进了撒拉故里,生性要强的撒拉尔人在时代大潮面前,以敢于在黄河浪尖上起舞弄潮的无畏精神,敢为人先,置身时代发展前沿,走出撒拉家园的篱笆,踏上了在更加广阔的天地和领域里创业的新征程。

  2015年7月,“撒拉人家”经过全县上下和餐饮企业的共同努力,成功注册。国家工商总局核发了商标注册证书,并被评为循化好商标,确保了对这一品牌的拥有性,为这一品牌在县域多产业、产品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该县实现产业、产品品牌化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

  截至目前,全国从事撒拉人家餐饮服务的店面已经达到了7430家,从业人员3.6万人,年收入超20亿元人民币。“撒拉人家”品牌旗下共有“撒拉人家家宴”、“撒拉人家简中餐”、 “撒拉人家牛肉拉面”三种形态。“撒拉人家”餐饮业已经成为循化县的支柱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