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2-03 14:46|发布:中乡网|责任编辑:李琴
当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的贫困县——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的消息传来时,家住西吉县涵江村的马风朝有不少感慨。
33岁的马风朝养了17头牛,年收入超过10万元,新当选乡一级的“青年致富带头人”。前不久他还入了党,最近计划买辆私家车,“开着小车奔小康”。马风朝认为,日子越过越红火,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有了坚实后盾,也愿意拿出闯劲、干劲来建设家乡。
近些年,在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不少团员青年在团组织引领下,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奋发有为、主动作为。
年轻人的“腰杆子”硬起来
过去哪怕做梦,马风朝都盼望着能做“发财梦”,自十几岁起,他就外出务工,直至2017年才返回家乡。
此时,涵江村还被称作“烂泥滩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8.66%。3条沟壑交错勾勒出村庄轮廓,7个自然组在沟畔、山坡上散落排列,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滞后。
回村的马风朝除了侍弄几亩庄稼,没有其他挣钱门路。他曾试着养过几只羊,却因不懂技术赔了钱。为此,这个好强的年轻人不只一次问自己,“啥时候腰杆子才能硬起来?”
伴随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向深度贫困聚焦,马风朝面临的困难被摆在了桌面上,村里团支部决定借扶贫政策和闽宁协作的东风,助他一臂之力。
通过协调联系扶贫小额信贷,马风朝有了购买基础母牛的5万元本金,随后他又被确立为村里的养殖示范户,贷款额增加到10万元。有了钱也有了胆,马风朝一口气买回4头母牛,又将部分庄稼铲平,种上青贮玉米。
母牛生小牛,小牛换钱买母牛,3年下来,马风朝的养牛事业滚雪球般发展。其间,他还多次参加了团组织举办的实用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了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与此同时,团西吉县委成立了一支产业指导志愿服务队,带领县内外青年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种养业技术人员为广大种养殖户传经送宝。在近期一次“送教上门”中,马风朝了解到邻乡有人改进饲料后每头牛能多赚1000元,他便寻思着上门看一看。
年轻人有了奔头,涵江村的面貌随之焕然一新。村主任马维军告诉记者,当前,全村牛存栏量从2016年的80余头增长到现在的840多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底已达到近1万元。
从输血到造血,走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新路子,秉承这一理念,团固原市委先后评定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2100余户,协调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6亿元,联络就业岗位2000余个;此外,组织实施万名青年培训工程、万名青年创业工程、万名青年两个带头人工程,开展青年“精神脱贫”暨“我脱贫、我光荣”大讨论、微宣讲,以“智志双扶”为抓手,正确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自力更生的决心与信心。
家住泾源县兴盛乡下黄村的于丫红就是受益者。去年4月,通过团泾源县委发布的一条招募启事,她了解到县里的闽宁电商扶贫产业园要选人前往厦门学习电商运营知识,于丫红决定抓住机会。
“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玩转互联网,第一次见识大城市的快节奏。”于丫红说,厦门之旅,不仅让她学到了技能,还开阔了她的眼界。培训结束后,经过考核,她入职电商扶贫产业园,还收到团县委发放的2000元“就业梦想金”。
如今,22岁的于丫红自己开网店做代理,不仅有1500元的月薪,还能赚取提成。她说,仅“双11”一天就卖出去了近4万元的货品。
乡亲们的“致富路”稳起来
为了让乡亲们的致富路越走越稳,依据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各项工作任务,固原市各级团组织还在教育扶贫、公益扶贫、生态扶贫、定点帮扶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一方面,认真落实一把手包抓重点村、联系贫困户的工作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驻村联户、选派“第一书记”等工作。另一方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引领青年主动融入大扶贫工作格局。
今年6月,在六盘山工业园区扶贫助残隆隆薯体验店,团隆德县委书记田野就与两位主播一起直播带货,推介隆隆薯系列粉丝、沙棘果汁、道地中药材、食用植物油等独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多方位的产品展示以及生动有趣的现场讲解,吸引了近5万名网友“驻足”,销售额突破4万元。
除此之外,团隆德县委还积极对接闽宁社会资源,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和闽宁-兴证文化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帮扶下,建成20所“乡村妈妈爱心驿站”以及多个留守儿童文化教育研学基地,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慰问活动和有针对性的助学济困活动。
家住隆德县竹林社区的小学生陈思洁说,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和奶奶住在一起,过去遇到学业、生活上的问题只能拖着。而“爱心驿站”建成后,她有了自己的“家庭教师”,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为留守儿童保驾护航,就是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田野说,此举旨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也能让家长减少后顾之忧,更好投入本职工作。
今年5月,团固原市委成立向阳花青少年成长驿站,聘任12名心理咨询师、律师为驿站“关爱大使”,为全市青少年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心理疏导、职业指导、成长引领、困难救助。截至目前,“向阳花”已开展多场专题讲座和个案辅导,逐步发展成为固原共青团维权工作特色品牌和联系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纽带。
心系青少年群体外,近5年来,团固原市委还先后组织两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全市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今年组建80余支青年突击队,开展村庄清洁、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
西海固的“穷样子”变起来
固原市各级团组织主动示范,成为推动西海固地区产业发展、带头脱贫致富的榜样力量。
在原州区,33岁的回族小伙兰军军放弃薪酬过万的外企工作,注册成立固原新纬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承建原州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期间,他跑遍了当地153个行政村,了解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
“建立产业孵化园形成合力”的计划在他心里慢慢成形。2019年11月,在原州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兰军军建成1500平方米的原州区返乡创业孵化园,并承诺为入园创业者免费装修办公场所、配备办公桌椅、布设网络宽带以及减免房租、水暖电等费用。
优惠政策吸引了30多个创业团队。要如何形成合力?回顾个人成长经历,兰军军想到了团组织。同年12月,经团原州区委批准,原州区返乡创业孵化园团支部成立,兰军军担任团支部书记。
有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孵化园先后承办“创业青年SYB培训班”3期,开设刺绣技能提升班1期,组织召开创业青年科技对接会两次。
和兰军军一样,在固原市彭阳县,90后创业者曹龙也正在积极探寻企业团组织在服务青年、提升青年方面的优势。
自2018年10月回乡创办宁夏唐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后,曹龙及其团队已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对彭阳县4个乡镇20个村40个队(组)农特产搜集、民谣搜集、区域文化搜集工作,带领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电子商务创业路。
唐人非公企业团支部应运而生。在共青团先进性的感召下,曹龙和伙伴们创立了“头脑风暴工作法”“早安读书会”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成立了“唐人草帽团”,定期下乡为群众送去急需生活用品,并售卖滞销农特产品。
目前,该团支部已从成立之初的8人发展到了15人。通过青年间的交流学习,1名待业小伙自主创业,开发出“窑洞窖醋”。还有1名仅有初中学历的90后宝妈自学了会计知识,成功应聘为某公司财务。
“团支部绝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动力源泉。”曹龙说,他有信心带领更多西部青年走得更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下一篇:柯坪农牧民 生活气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