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1-24 11:06|发布:中乡网|责任编辑:李琴
今天下午,贵州的纳雍、威宁、紫云等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脱贫背后,有众多扶贫干部的付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共选派8848名第一书记和3.6万名驻村干部下沉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去年11月,刘俊调入威宁县扶贫办。作为县扶贫办的督察专员,刘俊经常下乡入户。
在县扶贫办工作这一年,他走访了近2000户人家,用完了六七本笔记本。这些厚达一两百页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他所走访农户的家庭人数、房屋结构、收入来源,乃至他们的饮用水来源、水质情况。
每次下乡,刘俊一天要走访四五十户人家。他既要检查核实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也要关注非贫困户存在的短板。除了调查农户家庭情况,他还要给农户宣讲政策,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病人,他会告诉他们如何享受“一站式报销”政策。
“听到威宁脱贫的时候,还是很高兴,这么多年没白天没黑夜地工作,终于有了结果。”刘俊说。
听到赫章县脱贫的消息,箐营村党支部书记苏鹏也松了一口气。
2018年年初,贵州省复核贫困发生率,他所在的赫章县箐营村以70.6%的贫困发生率高居全省榜首。苏鹏当时已在村里干了好几年脱贫攻坚的工作,听到这个数字时还是吓了一跳。
苏鹏不是本村人,去年,他总共离开村委会5次,回家看望父母和妻儿。“工作起来感觉时间根本不够用。”苏鹏说,“每天任务这么重,只想着怎么把任务完成好,根本没有心思顾家里。”有一次,他回家看父母,父母准备了一桌菜。一家人刚坐下准备吃饭,苏鹏的电话响了——有紧急情况,他得立刻赶回去。
“脱贫了,心里踏实了。”苏鹏说。
苏鹏所在的箐营村有一个村民小组因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而整组易地扶贫搬迁。当时动员这40多户、200多名村民搬迁时,苏鹏有时要熬到夜里一两点。
40多户村民陆续带着家当坐上拖拉机离开时,苏鹏看到了他们的不舍。这些村民搬走后,苏鹏还经常去他们的新家探望。“他们说,以前看到你来还挺恨你的,签了字(同意搬迁)也不高兴。下定决心搬出来了,就医、孩子上学都方便。”如今再见到苏鹏,村民都挺高兴。
苏鹏注意到,以前在村里生活时,村民的衣服经常黑乎乎的,很久都不洗,如今住在新家,他们身上的衣服干干净净、地板也被拖得干干净净。
更多的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资料显示,贵州省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发展产业,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753元到2019年突破1万元,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提到,上述9个贫困县受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为11487元,比2020年脱贫标准高7487元。
脱贫背后,还有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努力。近年来,贵州持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扶贫;针对贵州农民木结构住房较多状况,该省专项整治透风漏雨老旧住房22万户;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全国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23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30.8万人,累计脱贫892万人,每年减贫人数100万人以上。
贵州也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省有188万人从大山深处搬迁到城镇,其中贫困人口155万人,搬迁规模占全国近五分之一。
对于未来,刘俊比较谨慎:“要克服‘过关思想’,脱贫需要持续关注,未来还可能有新的贫困发生。”
苏鹏则在规划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箐营村去年年初建了一个蛋鸡养殖场,每天出蛋量10万枚以上。这种来自大山的原生态鸡蛋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近年来,贵州省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该省的茶叶、蓝莓、李子、刺梨种植规模全国第一,辣椒产加销全国第一,猕猴桃、火龙果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说:“下一步,更加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带领群众接续奋斗,迈向更加美好幸福新生活。”
本报贵阳11月2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取得决定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