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3-06 17:12|四川在线|
同时,渠坝镇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民情台账工作机制,以更周到的服务俯下身子,沉到群众中去,确保做到每户必到、每人必访、困难必帮、问题必解。送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想群众之所想,全镇掀起走基层活动高潮。
创新举措走基层 民情民意全掌握
纳溪区渠坝镇充分结合村情社情、户情民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工作举措,采取“3+1”本台账工作法,即在建好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的基础上,设置了一本“民情日记”,将群众的意见建议、期盼愿望等详细登记在民情日记中。
“现在的生活这么好,该满足了。”在河坝村3队张大孝老人的院坝里,镇干部们正与他拉家常,在了解老人生活上是否有难处时,老人道出了自己的感想,“现在我的生活这些都很好,谈不上有什么难处。现在就是希望我们村建设得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就更好了。”镇干部们一边与老人畅聊,一边将老人的美好期盼记录在民情日记中。
为确保干部走访率和群众受访率两个100%,渠坝镇纪委还设置了村廉情监督员,对每一位干部的走访情况和群众的受访情况进行“再”走访,“再”调查。同时,镇纪委还对建好的台账进行电话回访,监督检查,全力抓好“一户一册”台账的建立,全面为走基层活动保驾护航,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目前,全镇共建立台账4500多册,民情日记11000多页,纪委通报4期,收集梳理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80多条,已为群众解决困难扶持、医疗报销、矛盾纠纷等问题58个。
转变作风提效能 便民利民情意浓
“老大爷,现在你把这个银行卡拿到银行,再按密码就可以取到钱了。”在渠坝镇计生办公室里,200多名群众正在排队领取农村计生奖励扶助金。他们中大部分是农村群众,对银行卡的使用不了解,在银行取钱时会遭遇很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渠坝镇专门把银行工作人员请到办公室里,现场为群众激活银行卡,示范银行卡的使用,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就好了,我这卡直接就可以到银行取钱了。像以前,在银行里输密码都要好半天,我们又不是很懂,太麻烦了,还是好得干部些想得周到啊。”拿着银行卡,黄吕芬老人很是高兴。
“您好,请问是沈泽均沈老辈啊,新年了,我们给您准备了一份小礼品,我们会让干部们给您送到,祝您老身体健康,马年吉祥。”几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细节,让老人倍感温暖,也拉近了党群、干群的距离。
在退休职工帮扶慰问工作中,渠坝镇以走基层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坚决抵制“坐等群众来办事”的消极工作态度,让干部“动”起来,主动上门联系群众,自觉找事做。
“很多退休职工的家都隔得很远,且岁数比较大,来一趟很不容易,因此我们变‘领’为‘送’,为群众提供方便就好。”该镇有关领导介绍说。
按照“方便办事、提高效率”的原则,渠坝镇还对不必要的办事流程、办事手续进行精简。开通“电话证明”服务,一般性事务由镇干部们电话联系村社干部对其信息进行证明即可办理,让群众不跑冤枉路,同时压缩办事时限,避免拖拉,提高工作效率,让群众感受到了高效的办事效率和优化的服务质量。
真帮实扶解难事 情真意切暖民心
“社区的行道树栽了10多年了,就一直没有修建过,树叶太好了,街道都变得黑漆漆的,不仅影响了沿街店面的生意,也影响到了整个集镇形象。而且树冠还碰到了电线,相当不安全,一遇到刮风下雨,就更加危险了。”在走访社区时,居民们都希望对街道两旁的行道树进行修剪。在收集到这一民生诉求后,镇上和社区干部们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出具体解决方案,由镇上出资1万元,聘请了专业队伍,对社区行道树进行修建清理,解决群众所盼。
如今的渠坝驿社区,街道宽敞明亮,整洁清新,集镇形象也焕然一新。谈及此事,社区居民们无不拍手叫好。
双新村9社的田洪群放弃在外面创业的优厚条件,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门面开办起了玩具加工厂,解决了附近30多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为了帮扶她扩大生产规模,镇劳动保障部门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从劳动培训、用工招聘、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帮助,促进其做大做强。
针对辖区困难党员群众,结合“1+N”结对帮扶活动,渠坝镇还不断完善帮困扶弱工作机制,“授群众以鱼不如授群众以渔”。为群众送技术、送政策,为群众提供玉米、高粱、大豆等种子,助力大春生产,同时提供鸡苗、鸭苗、鱼苗、兔种等,发展农村养殖业,全面促进困难党员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全镇56名干部职工组成10支帮扶慰问队伍,深入到10个村(社区)逐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截止目前,全镇共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21万元,为困难党员群众送去帮扶慰问资金共计8万元,米面粮油2吨,棉被毛衣200套,各类助残器具23套。同时,农技部门还储备了2万斤水稻、玉米种子,储备化肥、钾肥、农药5百吨,积极备战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