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疗卫生 >

警惕心梗信号,年轻人勿大意

发布日期:2025-07-11 16:23|发布:中乡网|

  近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胸痛中心接诊了两例年轻患者:39岁的环卫工人张先生突发胸闷、大汗,被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7岁的健身教练李先生因长期吸烟酗酒,在健身途中突发胸痛却误以为是胃病,延误数小时后才就医,结果心肌已遭受不可逆损伤。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急性心肌梗死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症。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派驻第五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锦达介绍,近年来,45岁以下甚至30岁左右的急性心梗患者数量明显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持续精神压力、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失衡、运动不足、睡眠缺乏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会影响心血管健康。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年轻患者将胸闷、胸痛等预警信号简单归咎于“太累了”或“胃不舒服”,甚至自行服用止痛药缓解,往往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的信号就是胸痛。”王锦达提醒,以下症状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持续超过15—20分钟的压榨性、紧缩感疼痛,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等部位放射,同时伴随出冷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适。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每一秒都关乎生死。专家建议,要立即停止活动保持静卧;第一时间拨打120并明确告知“可能是心梗”;要求送往具备胸痛中心和急诊PCI能力(指急性心梗时能立即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开通堵塞血管)的医院;在血压正常前提下,可含服硝酸甘油(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物),但需谨慎使用。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