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13 11:49|发布:中乡网|
村干部在拍视频展示嘎拉村乡村新貌。 |
巴松措旁的错高村。 |
桃花节期间,游客在嘎拉村桃花源景区拍照留念。 |
三四月间,漫山遍野的桃花开了,白的花、粉的花、红的花,或是沿着山谷向幽深处蔓延,或是向开阔处铺展……再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山峰,映着湛蓝的天,色彩明朗如画。
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们唤作“雪域江南”。雪域,是因为它3000米左右的海拔;“江南”一称,则与这里铺天盖地怒放的桃花分不开。
过去,桃花只是点缀林芝大地的色彩;今天,桃花富了林芝乡村。走进林芝,桃花深处有人家,有人家处有客来。
一
索松村有点像桃花源。这个位于林芝米林市的小村子,地处雅鲁藏布江的峡谷边缘,前有大江阻隔,背靠连绵群山,只有一条峡谷边的小路通向山外。索松村的风景这边独好,村里村外、峡谷上下,到处都有野生的桃树,春天里桃花灿若云霞。索松村还面对着一座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一年四季可以欣赏它的白雪皑皑、云遮雾绕、日照金山……
按说,索松村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早就该发展旅游。“景再美,游客进不来也没办法啊!”43岁的久美多吉回忆,过去,村民谋生主要靠农业种植和采松茸、挖虫草等林下经济。久美多吉说,那时村里出山没有路、过江没有桥,村民买粮食、盐巴等生活物资需要坐小船到江对岸,很少有游客能走进索松村。
改变从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为改善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在山间修了水泥路,在雅鲁藏布江上架起了大型桥,大大小小的车辆都可以直接开进村子,封闭多年的索松村迎来了慕名而来的远近客人。
来来往往的游客让久美多吉看到了商机。七八年前,他把家里的一个房间整修之后用作客房,算是“摸着了民宿经济的边”。那几年,陆续有村民做起民宿生意。
随着索松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久美多吉家的民宿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不仅住宿条件要有大的提升,客房数也需要大量增加。2017年,几乎没出过远门的久美多吉走出村子,到318国道沿线考察,学习民宿经营经验。
经过考察,久美多吉决定扩大经营,建一座专门的民宿并进行专业化运营,可是需要的资金却让久美多吉犯了难。其时,当地政府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就包括一种叫“民宿贷”的特色贷款项目,久美多吉的资金难题由此迎刃而解。2017年,久美多吉建起了一座有33间客房的民宿,并聘请专业人士负责经营。“今年民宿经营情况非常好,上半年收入差不多有70多万元。”久美多吉介绍。
政府扶持,加上有人示范,索松村3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开办民宿,规模大小不一,经营形式也趋多样化。其米罗布也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前几年在自家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座中等规模的民宿,因为自己不懂经营,干脆以每年20万元的租金租给一位湖南老板经营,合同一签5年,租金收入稳定。同时,其米罗布的妻子还在这家民宿打工,平均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
其米罗布对自家民宿的未来很有信心,5年租赁期满,如果租户不再承租,他打算自己接手经营,“现在我还需要多学一些经营的经验”。
近几年,米林市把文旅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索松村民宿产业已成为当地的重点建设项目。不少知名民宿品牌看好这里的市场前景,例如,本地民宿连锁品牌平措康桑、外地知名品牌松赞酒店等纷纷在这里开店营业,不仅带动了这里的民宿发展,也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充裕的就业机会。
二
林芝市巴宜区的嘎拉村,位于318国道边,也是远近闻名的桃花村。过去,村民砍桃树当木柴烧火取暖,他们从未想过,靠桃花能发展旅游,发家致富。
得益于封山禁伐的林业政策,嘎拉村山上的野桃树被保护了起来。看着那么多游客在桃花间流连忘返,嘎拉村人惊叹,“原来我们这里的桃花这么美啊!”2002年,嘎拉村开始举办桃花文化节,这个小小的节日越办越大,近几年已成为林芝市桃花旅游文化节的主会场。前几年,村民集资50多万元,将开满桃花的山坡建设成了桃花源景区。嘎拉村还依托景区发展起农家乐、观光采摘园等配套产业。今年桃花节期间,嘎拉村旅游收入达到400多万元,约占集体收入的一半。
随着桃花经济的发展,嘎拉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巨大变化。如今,村里道路整洁、院落敞亮、空气清新,一批批游客徜徉其间,感受高原新农村里的乡村生活。村支书边巴说:“现在,游客到我们村可以春看桃花、夏搞采摘、冬品民俗,一年四季都有好风景。”
三
如果你在春天来到林芝,从嘎拉村出发,沿着318国道继续向拉萨方向前进,一路上都是连绵不断的桃花。顺着桃花的指引,在一条伸向山谷深处的大道尽头,便会看到位于工布江达县著名景区巴松措旁边的错高村。
虽然位于5A级景区巴松措的尽头,但是多年来,错高村“藏在深闺人未识”。错高村是林芝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工布古村落,还获得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殊荣。过去,因为进村的道路不够畅通、村里的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挖掘、不具备旅游住宿条件等因素,错高村游客罕至。
5年前,工布江达县决定发展错高村的乡村旅游,并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是打通并升级进村道路,如今已形成了一侧是巴松措湛蓝湖水、一侧是雪山森林的景观路;二是将错高村整村搬迁至新址,古村则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被保护下来;三是创新民宿发展模式,将新村里村民多余的房屋集中起来,租赁给专业旅游企业,集中发展民宿。
错高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旦增达杰介绍,村里50多户人家的新居一楼自住,二楼房间交给村里统一租赁给旅游企业,全村加起来共有130多个客房。村集体成立旅游开发公司,代表村民跟旅游企业进行合作,每年不仅给村民分红,还组织村民在旅游企业打工。
村民巴珍家的藏式小楼,院内鲜花簇簇、室内温暖如春,二楼的3个房间租给旅游企业用作客房。“一年房租收入有2万多元,我在旅游公司打工,月工资4000多元,一年收入七八万元,关键是工作生活都在自己村里,简直是太方便了。”巴珍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旦增达杰介绍,光房屋租金一项,村民户均年增收3万多元。
桃花朵朵,映着林芝乡村的美;桃林片片,开出“幸福花”,酿出村民生活的甜。越来越多像索松村、嘎拉村、错高村这样的乡村,用心守护桃花源般的自然环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人来此看乡村生活新貌。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一篇:体育旅游又添新亮点
下一篇:游客追求“体验感”“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