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7-30 10:10|来源:羊城晚报|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炎炎夏日,不少岭南人会选择到苏州园林游玩。如果选择自由行,游客可从广州直飞无锡苏南机场或上海虹桥机场,再转乘高铁,半小时内就能抵达苏州。高铁苏州站距离著名的拙政园很近,乘地铁4号线仅1站在北寺塔下车,步行约15分钟即可抵达。
苏州园林闹中取静,墙外是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墙内则是鱼戏莲叶的静谧悠闲,不同季节的园林有着别样的韵味。游客可以选择人文游、休闲游、或是建筑游等等。要想真正欣赏苏州园林的魅力,事先做做功课必不可少,不仅能增加游览过程的趣味,还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赏园第一步:
先了解造园人
初探苏州园林的游客,总会惊叹于园林的曲径通幽。拙政园、网师园、留园……乍眼望去,苏州园林的风格似乎大同小异。对于普通游客来说,该如何走近充满古韵、处处皆学问的园子呢?拙政园游客中心会提供免费的讲解服务,但如果游客事先做适当功课,游览的趣味会大大提升。
识人先知名,赏园亦如是。拙政园管理处任副主任程洪福介绍,欣赏园林最基本的是了解园林主人的初衷,如果将一座园子比喻为人体,第一位园主确定了整座园子的骨架,是最基本而关键的一步。
拙政园的故事要从园主王献臣讲起。明朝中期,王献臣考取进士,很受皇帝赏识。在他奉命巡查北东厂期间,因无私执法得罪了东厂太监,被诬陷而贬至岭南。待到平反昭雪时,王献臣已无心为官。1509年,他辞官回到姑苏,买下两百亩地,造成拙政园。“拙政”一词来自潘岳的《闲居赋》——“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守拙归园田,不计巧言令色,程洪福说,王献臣用“拙政”这个名,给自己的私家花园定下基调。
拙政园分中、东、西三部分,中花园最精华,有3条景观视觉廊道——倚虹亭处远借北寺塔景观廊道;见山楼经荷风四面亭、小飞虹至小沧浪沿线景观廊道;雪香云蔚亭经枇杷园圆洞门,至嘉实亭沿线景观廊道。
园子的东西线很长,南北直线距离却只有短短约50米。“造园的最高境界就像把一手不好的牌打好,因地制宜。见山楼至小沧浪直线距离短短50米,却从南到北划分出了9组不同的空间组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这就是造园艺术的博大精深。”程洪福说。
赏园第二步:
赏四季之植物
在拙政园中,大到假山的堆叠,小到一株植物的选择,都大有讲究。因此,游览一定要留出充裕的时间慢慢品,半天最多只游玩一个园林。眼下正是暑假旺季,游客最好错峰前往,否则不仅难拍出好看的照片,也很难领略苏州园林的趣味。苏州园林的四季景致各异,如果有条件多次前往,便是最高境界了。
位于拙政园中部的松风水阁,仅一小片空间,就透露出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趣味。松风水阁是赏松听涛之地,当风吹过,松枝摇动,松涛刷刷作响,视觉听觉双管齐下,别有一番风味。据说,古人造园习惯将审美趣味融于细节中,讲究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松风水阁,栽有松树;得真亭,种有柏树;远香堂边,植有荷花……园内的每样花草均有门道。“植物和景点的文化内涵是相结合的,兼具生态、景观、陶冶情操三大功能。比如松风水阁,是听松的地方,最大的亮点就是楼阁旁这棵高大的松树,形态像一幅水墨画,但游客可能会忽略。远香堂则是园中等级最高的厅堂,和荷花有关,表现出园林主人的气节。”程洪福说。
夏天的拙政园,荷花是园中最亮丽的景观之一。走在荷花池边,只见水质清澈、水草浮动。每当夏季来临前,小荷才露尖尖角,养护工人会将荷花全部割一遍,以控制其生长高度,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景观。再等一段时间,还需再割第二遍,将外围一圈全部清理,以控制荷花的生长范围。这种做法,在艺术上叫做“留白”。虚实相间,方能营造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致;有实有虚,才能运用水面营造出不同的颜色,在变换的天气和光线下,营造出多样的荷塘景致。
再过一个多月,秋季菊花展又将在拙政园绽放。在千姿百态、团团簇簇的菊花衬托下,园里又是一番“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风景。待到冬天,被白雪覆盖的苏州园林,给人疏朗静谧之感。冬去春来,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用万紫千红给人带来浓浓的春意。
赏园第三步:
品味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置身于方寸皆讲究的苏州园林,你不禁会感叹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园林的最高境界,不是拍出朋友圈的高赞大片,也不是打卡游览了多少个景点,而是读懂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哲思。
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之景,山水、书法、绘画、诗词……每座园林都有无数可品鉴之处。曾有游客连续大半个月,每天都进园观赏拙政园,仅园中的楹联匾额,就大有学问可做。研究古典文学和园林的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林娣,将苏州园林的匾额、篆刻等,收集整理成书《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曹林娣认为,苏州园林是高雅的文人园,真正看懂的人不多。她说,欣赏苏州园林要有虔诚之心、文学家的想象力和哲学家的思维。
“苏州园林不仅是物,更是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古人一代代传承下来,不断叠加成今天的模样,苏州园林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制高点。”在苏州从事旅游宣传工作的薛先生说,要看懂园林,功夫在园林外,“园林包含着人生哲理和智慧,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对园林的理解也会不断变换。希望更多游客能慢慢品,将园林时光变成美好时光。”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通讯员 薛志坚
责编:玉玲
上一篇:暑期赴韩国旅游注意事项:切勿通过非法中介联系整容医院
下一篇:高原菜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