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乡村旅游 >

入滇记—从北京到昆明

发布日期:2016-11-16 11:35|爱极客|中国乡镇网

从昆明回到北京已经两个星期,第一次觉得坐三个小时的飞机跨越大半个中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在我将摩托停放到昆明家中的地库时,仿佛这3000公里路,从来就没有走过,只是像平时一样,周末到北京的郊区跑了个山,然而家的距离又岂止3000公里。

朋友圈里霾中的北京

姑且把这种不真实的感受叫做“闪回”,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好似影像重放。骑行在剑门关到绵阳的108国道上,每一个弯道都让我闪回北京的108。

有一次去108压弯,在山顶远眺北京城,这个庞大、拥挤、鲜活的城市,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灰黄色罩子中,远远看去,也仅仅只是天地间的弹丸之地,所有的声光都被雾霾锁住。身处雾霾之中,朋友圈也被雾霾带来的烦躁刷屏,其实往外来个100多公里,就是另一片天地,这算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么?

朋友圈里同一时间100公里外

公路旅行的乐趣就在于通过道路这条联系两地的纽带,你是渐进的,一公里一公里的接近目标。不像飞机火车,密闭在机舱、车厢里,几个小时一过,已经到了异地。

剑门关的肥肠豆腐

此行第一顿川菜

骑摩托对这种体验就更多一分,温度、湿度、风、植被、路况,一点点的在变化。路还是那条路,有前途有过往,不会恍惚。108国道连接着北京和昆明,3000公里横穿大半个中国。北京骑摩托的肯定都跑过108,我也跑过不少次,但从来没想到过会在千里之外再次踏上这条道路。

江边的剑阁县

从汉中到剑门关一路高速都在下雨,早上在洋县跟方枪枪和大兵吃的热米皮和菜豆腐已经消耗殆尽,听大兵说剑门关到绵阳这一段的国道风景不错,有一段叫做翠云廊的路,尤其的好。于是下了高速,取道剑门关。

剑门关

雨后的天还没有完全放晴,阳光只能透过云层散射在剑门关上,衬托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伟气势。108国道在这一段修的特别好,车也少,穿过剑门关前,因为骑了几天的高速,竟然有些不会压弯。再加上刚下过雨,担心路面湿滑,一直收着油,过了剑门关后,感觉上来了,一路压弯越骑越顺。

群山中的108

路两侧植被与北京大不相同,但最大的不同是路上跑的车,北京山里的车大多开个40、50,摩托车跑山从来都是唰唰的超汽车,自打入了川,山路上的五菱之光都是70左右入弯,刷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应该沿着国道一路回去。

到达成都,与二区汇合

景是异地的景,路还是熟悉的路,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很奇妙。进了翠云廊,路变窄,弯变急,两侧全是古柏,路为了躲让柏树,也是曲里拐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段是古蜀道,当然现在已经铺上柏油,只是两侧的古柏依旧。一路下坡,108国道在剑阁县折了个大弯,距离绵阳还有134公里,后半段路程没有什么特别的美景,再加上时间不早,于是决定从梓潼再上G5。一路奔驰,在跟二区约好的下午五点到达成都。

入滇记—巴蜀巴适

院坝

吃过了无数次火锅、冒菜、串串香、兔头、鸭肠、毛血旺,但这是第一次到四川。在成都跟二驱汇合后,就开始琢磨着晚上从何处下口。本来想睡上一会儿,结果躺在床上翻着大众点评,口水哗哗流,看什么都想吃。这一路都比较有福气,每一站都有当地朋友招呼。

火锅

到了成都,跟着二驱老师,认识了成都的摩友强子。强子带我们开车到城外一家院坝火锅接风。所谓院坝就是院子,优雅点叫庭院,院坝火锅就是在院子里架起凉棚,把火锅支在院子里吃。吃喝是件很综合的事,环境、菜品、人气,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能差。

机友

就说这院坝火锅,敞亮透气,灶台上滚着热辣喷香的一锅红油,摆上毛肚、黄喉、鸭肠、鸽肚、血旺、耗儿鱼、午餐肉、小酥肉,聊着骑车的乐趣,聊着各地风情,一个个吃得是摇头晃脑,相当巴适。

鱼头

我在朋友圈发了条:“人生中第一顿正宗的四川火锅”,结果招来了各位的鄙视,纷纷表示重庆的才是正宗的。按你胃(anyway),吃在嘴里,谁爽谁知道。我都有点羡慕强子,特别是看了他家小朋友骑着小越野跟在他后面的照片后,不由得赞一个。

二区和强子

到了成都,这趟旅程也算走完了一大半,感觉昆明也就是一迈腿的距离,我计划着十一之前到达昆明,正好二驱也能在十月一日赶上大黑山的越野比赛。算了算日子,决定在成都停留一日,好好体验下天府之国巴适的生活。第二天一早睡到饿醒,先到楼下进了一碗抄手,巴适。

草堂

然后前往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园林景致不错,就是人略多,各地大妈大爷直着嗓子大声欢笑,引人侧目。讲解的小姑娘文文静静,见怪不怪的按流程讲解了一遍。

有几个词描述了杜甫一生:“年少优游”、“仕途坎坷”“战乱流离”“漂泊西南”“江舟长逝”,自打年少之时,杜甫就一直在路上,直到辞世,也是在江舟之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杜甫仕途不顺,多年的游历漂泊造就了他许多“在路上”的诗文。

关于“在路上”,我曾经跟几个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且不说一些高深的哲理,就说出门玩,过去我们叫旅游,报个团,跟着导游逛那么几个景点,听导游说些胡乱编的讲解词,再买些所谓的特产回家。

喝茶

现在叫旅行,讲究的是深度、自由,得带着脑袋去玩。出门前做个一万字攻略,订上详细到分钟的计划,到了目的地,按计划挨个打卡,回来跟我一样,唑着牙花写游记。其实吧,没那么复杂,我觉得一是远行不可无目的,然后途中尽可随缘。多多了解风土人情,从吃喝做起。

机车

旅行中最快乐的事就是在不同的地方,过着你日常的生活,比如骑摩托。中国现在很多旅游思路就是想方设法的搞地方特色,然而最后你却发现没啥特色。比如宽窄巷子,我觉得跟南锣鼓巷、户部巷没什么区别。再想想那些坑爹的古城、古镇、古村,一股脑的都是手鼓、披肩、小脏辫儿。

宽窄巷子

吃汉

扯的有点远,书归正文,话说在成都悠闲一日,跟二驱老师喝了茶,喝了咖啡,晚上又被强子带到城郊吃了顿鲜美的鱼头,一夜无话,第二日早早起来,收拾行囊,奔赴下一个目的地:蜀南竹海。

出发

一切随缘,原计划没有此站,但据二驱老师说,成都airbnb上的房东强烈推荐去长宁竹海一游。看了下地图,长宁在宜宾往南,正好还可以去趟宜宾吃个燃面。说起这燃面,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燃面

北京有个宜宾招待所,招牌菜就是宜宾燃面,山马野合群里的机长是那的常客,群里诸位不靠谱摩友在他的召集下,两次聚集到该饭店,虽说该饭店菜做的正宗,但是需要忍受店面狭小、服务态度恶劣、上菜极慢等诸多不爽,最过分的是两次都因后厨忙不过来,而没有吃上燃面。这次路过宜宾,怎么也得尝尝正宗的燃面到底是什么滋味。

拦路

从成都出发,照例从超宽车道上了高速。出发时我的表头显示还有200公里油量,二驱油箱里没多少油了,我就把千里迢迢从北京带来的98号汽油贡献给了二驱的800gs,准备上了高速再说。

一路跑到自贡,油量告警,找了服务区加油,终于让我们遇上了高速路政。小伙很客气,询问了我们从哪来?到哪去?知不知道摩托不能上高速?我们也很客气的告诉了他打北京来,到宜宾去,摩托可以上高速。经过双方友好协商,由他驾驶执法车辆开道引导我们下高速。

我方两位骑行官在高速出口交警大队办公室签署了“关于不在四川境内上高速的承诺书”后,向自贡高速路政和前来欢送的交警同志依依惜别。没想跟路政据理力争,一是因为小伙子确实挺客气,二是不想浪费时间,再就是离着宜宾也就100公里左右了,听说国道路况不错,就随缘了。

依依惜别

跑了几天高速,也腻味了,该压压弯了。我和二驱调转车头,上了国道。这100多公里国道路况确实不错,路面干净,车辆少,两侧风景怡人,加上天气晴朗,跑起来很是爽快。用了1个多小时,就到了宜宾。在宜宾桥头,我跟二驱说:“两条大江在这汇合,特别美。”,二驱点头表示同意。

到达宜宾

因为我没文化,不了解地理,只能说点感性的话。回家学习后才知道,宜宾是长江起点,我看到得两条大江是金沙江和岷江。顿时有种有眼无珠不识高人的感觉,这才后悔咋没好好在宜宾转转。

机长你好

除此之外,宜宾是川南的交通枢纽,还有五粮液、有竹林、有燃面。路边幺妹和大爷给我们指了最正宗的燃面馆子,点完上来一看,分量太少,于是又补点了两份燃面、鸡丝豆腐脑、麻辣牛肉、糖醋排骨、凉粉、冰粉。我跟二驱两人吃了邻桌四五个人的量,相当巴适。

一波竹海绿照

宜宾到长宁还有90公里,因为是景区,道路路况很好,出了宜宾,两侧就开始出现成片的竹子。过了长宁镇,有一段竹林长廊,竹子好似隧道一样,空气湿润清新,带着竹叶的气息,因为鼻炎堵了一路的鼻子也通畅了。顺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一路压弯。竹海公园内部很大,我们订的酒店在景区的最深处。

边玩边走差不多三点左右到达。一路上来,看到很多小的岔道,我早料到二驱见了烂路就来劲,于是卸了边箱和行李,折回头来,准备轻度offroad。找了几条路,都是走几百米就到头,后来我顺着一条岔道七拐八拐,竟然绕到了山头上。

竹海名符其实,不单是目力所及之处全是竹子,而且随着丘陵起伏,一个字:“浪”。

万龟朝寿

后来在景区介绍上看到此景名曰“万龟拜寿”,在此感谢蓝天白云,感谢GS,带我来到此地,想必受了这一万个小龟的朝拜,必是能福寿安康了。

万龟朝鸟

山顶下一条碎石路盘旋而下,二驱撒了欢儿,我也跟了上去。有几个大坡加回头弯,还好练过,假脖子假腿扭起来。二区老师走了一半,看前面坡大,石头滑,怕我下去了上不来,我寻思在这掉头估计更得完蛋,不能怂啊,走一步算一步吧。下山之后本来想认怂,绕路回去。结果跟老乡一打听,山中无他路,只有此路回。

没辙,硬汉不能怂,把前胎放到1.9,后胎放到2.0,关了asc和abs,往上爬。下坡时,路边有个小朋友朝我比了个国际摩友打招呼通用的手势,我还回了一个,上坡时又见那小孩,叼着根烟,特别屌的又一伸大拇哥,我没敢回礼。

水鸟一档虽然低扭不错,但是这200多公斤要是在坡上躺了,再想起来可就难了。一路顺利,一气呵成,一把油拧到山顶,没一会儿二驱也追了上来。一天愉快的骑行,跑了高速,跑了山,还来了段offroad,晚上再吃一顿竹林野味儿,酒店新盖的木屋也不错,这一天:巴适。

酒店

 

入滇记—三千里路尘与土

 

从北京出发第五天,不知不觉,三千里路已经走了三分之二,距离昆明还有700多公里。早晨从竹海出发时,二驱嘱咐了一句:“快到家了,别赶路,还是慢点。”其实一天时间可以到昆明,但为了安全,我们不想赶夜路,决定进云南后停靠昭通一夜。

前一天从自贡到长宁走的国道,路况很好,压弯压的也爽。因为不用赶路,决定从国道一路骑到昭通,这也算是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在四川上高速就不上。二驱的卡鲁三后胎已经磨得超过了安全线,为了减少磨损,把一部分行李放到我车上。

我估计这条路应该没有多少摩友走过,网上没有搜到相关的信息,路况不太好,路面有很多坑洼、砂石,沿途村庄较多,穿行的人车也多,平均时速也就50左右。因为头一天玩了会儿泥巴,刹车、链条都需要清理。出了长宁后,在路边找了家修车铺,洗了洗车,二驱给链条上了油。路上开始出现挂着云南牌照的汽车和摩托,说明就快出川入滇了。

二驱躺

对于骑士而言,骑摩托跑山是件特别爽的事,但是如果遇上路况不好,跑不起来就真是折磨了。早晨9点多出发,中午12点左右才到达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筠连县。早晨出发时山里起了雾,还挺冷,顺着山路越走海拔越低,到了筠连县,就钻到了河谷里。这还残存着夏天的闷热。中午吃完饭,在江边花坛上睡了一觉,算是缓过点劲来。

饱受折磨后的发型

百度地图的导航显示还有200多公里到昭通,但是走着走着,居然又多出了90公里。停车查看路线,导航提示前方封路,因此变更了路线。我跟二驱合计了一下,想着摩托怎么也能通过,不想多绕90公里山路,又问了路边的老乡,也说没有问题,可以通过,于是按照原定路线继续向前。

说来也怪,在百度地图提示前方封路后,路况居然变好了,筠连县的景色不比竹海差,路两侧也是翠竹丛生,高山深谷,碧水潺潺。宜宾是著名的白酒产地,路过了几个酒厂,酒曲香气扑鼻,有一段路一直能闻到酒香,骑着骑着追上了一辆拉酒的罐车,罐车一路滴滴答答的漏着酒,居然香了一道。

清真烤牛肉串,50一把

百度地图一直在提示前方封路请掉头,但是走到了云南都还没发现封路。下午两点左右过了四川边境,进入云南。开始往上爬坡,大量的陡坡急弯。海拔一点点升高,气温一点点下降,真是一山分四季。路上砂石变多,在牛寨乡终于遇上了封路,百度地图真是神,离着100多公里就提示封路,不得不服。

执勤的交警说前面大桥因为暴雨被冲了一半,正在抢修,但摩托车可以通过。这一路全是砂石,真是灰头土脸,路边还有翻下沟的大货车,有一辆微型车过弯时车速有些快,碾了沙子,一下就甩尾了,驾驶员被一甩,又被安全带一勒,眼儿都直了。

来我大云南必须吃个炸洋芋

路上遇到一辆抢修车,看起来对路况很熟悉,一路速度也不慢,我们就跟在后面一直来到盐津县城。此时的县城已经成了一个大工地,抢修的就是盐津县城的跨河大桥,桥面已经基本修复,可以通过小汽车,但是两岸的路面因为暴雨和抢修的车辆碾压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炮弹坑。

市区的同志咖啡。。

从牛寨到豆沙镇上G85渝昆高速,这50公里,走了两个小时。骑上渝昆高速那一刻,感觉真是如释重负。渝昆高速道宽车少,下午五点左右到达了昭通。晚上在昭通吃了顿美味的清真烧烤,洗澡入睡。

农民工骑摩托顺利返乡

第二天早起,上高速回昆明。滇东北地区属于高寒山区,气候潮湿寒冷,出昭通没多久就开始下雨,我在路边停车穿上雨衣,二区只有一件冲锋衣,雨越下越大,可怜了二区在雨中瑟瑟发抖。还好走了30多公里,雨就停了。这一路没有停车,三小时到达昆明。

米线我想你

下午陪二驱换上新的前后胎,为他前往大黑山进行越野比赛做好准备,说起二驱老师这趟大黑山之行,也是有不少故事,作为唯一台450排量以上的摩托参赛,其中的苦乐只有自己知道。

正在做换胎直播的二驱

好多人吐槽此事,但我觉得玩嘛,就是要敢想敢做,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想,自己高兴就行。这段故事希望有机会二驱老师以视频的方式给大伙展示一下,可以关注优酷“火山二驱”的视频。

里程表显示2900公里,算上之前漏记的大约200公里,全程差不多3000公里。从北京骑摩托到昆明,了却了一桩心愿。一路牵挂我的家人也可以放心了,谢谢你们的牵挂,让我在路途中时刻注意安全。也感谢一路照应的各位朋友。这段旅程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将成为老了以后吹牛的资本,你们全在我的故事中。

最后说一点摩旅的感受:

1.水鸟是辆好车,技术参数方面的事我就不说了,我没有骑过KTM的大驴或其他旅行车,不好比较,但这一趟骑水鸟感觉很满意。同一时间段,山马野合群的豪猫和小楠正行走在四川、西藏、新疆的路上,国内现在有大量的水鸟行进在摩旅的途中,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一些情况。什么车干什么活,就国内目前的路况,这辆车还有很多可以发挥的潜质。

2.这两年摩旅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是因为我这线路不是经典摩旅路线,一路上我一个摩旅的摩友都没遇到。但是从沿途所遇到的交警、路人的话语中都能听到大家对于摩旅这事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收。

3.长途骑行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但绝对不是在冒险。从车辆、装备、驾驶技术、安全意识上都在不断积累准备。骑的快不如骑的久,旅行的乐趣不是比较里程长短,也不是比较速度快慢。行千里路如读万卷书,大好河山,各地好友才是这一路上最值得记住的。在此,我推荐一个网站:www.advmot.com,网站主人是位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培训师,看了你就知道了。

回到帝都,又开始循规蹈矩的生活,不知道下一次旅行何时开始。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