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现场:凌晨看世界杯落网
7月10日0时许,广东珠海市公安局刑警大楼。
“防弹衣够不够?”市刑警支队支队长朱江一会儿朝对讲机喊话,一会儿又转过头,叮嘱身边的各抓捕小组相关负责人:抓捕时速度要快,不给犯罪嫌疑人留反应时间,防止其持枪反抗。
朱江作完最后一次战前部署,数十名参战民警迅速行动,一路小跑来到楼下。十余辆车满载刑侦骨干、特警尖兵、战斗装备,快速消失在夜幕中。
刑警支队一大队民警陈文才驱车前行至香洲区,在犯罪嫌疑人朱某某开设的地下“兵工厂”附近停下,用力揉了揉眼睛,驱散睡意后瞪大眼睛盯守。
凌晨4时,指挥部一声令下,数十民警冲向一栋居民楼内,房间里还亮着灯。正熬夜看世界杯的疑犯朱某某及其同伙彭某某被“从天而降”的特警死死按倒在地。
现场数十根枪管散落满地,一本笔记簿上详细记录着近百购买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地下“兵工厂”里还躺着两部拉线机,用于制造膛线,可赋予子弹旋转能力,可更精准射向目标。
“枪毒工厂”:买零件自己安装
7月10日,凌晨4时,广州白云区太和镇石湖村。
全副武装的特警一脚踢开门后,抓捕小组立即分成几队在屋内展开搜索,其中一名光着上身的嫌疑人躲在天台水塔附近已无路可逃,只得束手就擒。随后,警方在屋内发现多处存有枪支和制造工具。
办案民警介绍,今年6月,省市公安机关发现谢某某(男,广州人)通过唐某(女,四川莲安人)向蒋某某(男,湖南宁远县人,绰号“三哥”)贩卖两支枪,并多次与高某某(女,广州人,谢某某情妇)讨论制造冰毒等事宜(高某某曾向谢提供冰毒结晶配方)。
经侦查,警方掌握谢某某在白云区太和镇石湖村石寺路有一疑似制造枪支、毒品窝点。在这次收网行动中,共抓获该团伙成员12名,缴获枪支7支、子弹70发,毒品60余克及一大批枪支零部件。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谢某某为白云区太和镇本地人,在石湖村内出租屋里,通过网上订单购买回零部件和模具后,自己改装成仿制式枪支,并曾以8000元一支的价格向蒋某某贩卖过两支。
“响枪”犯罪占很少部分
郭少波介绍,近几年广东涉枪犯案件中,80%是非法持有枪支,只有10%左右是持枪作案,只有很少部分才有“响枪”。
暗语:买枪叫做“买狗粮”
东莞警方侦破的一宗案件中,疑犯晏某某(男,湖北人)为供货商,涉案枪支多为气枪,主要从境外走私入境。
“现在犯罪嫌疑人越来越狡猾了,不生产整枪,只制造零部件,如枪身、枪托,其他由购买者买来后组装。”
据了解,疑犯晏某某是在东莞某工厂打工的普通白领,是一名枪支爱好者,经常上网通过QQ群等方式与枪支爱好者联系交流,然后通过网上购买零配件自己组装枪支。他们常用的零配件如瞄准镜、气罐、消声器等都是通过网上认识的枪友获得,然后以机器零部件的名义通过快递运输。
为了逃避打击,在网上交易时没有实体的店铺,而是通过淘宝,使用一些暗语,比如“卖枪的”自称为养兔基地,而买家则称为去“买兔粮或者买狗粮。”制造出来的成品气枪价格从上万元到数千元不等。
在珠海警方侦破的另一宗案件中,疑犯彭某某交代,枪管都是通过快递寄给客户,枪管用胶皮包裹严实,写上“某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据了解,制造一根枪管需200元左右,网上贩卖则叫价格1000元至4000元,利润最大时比成本高2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