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2-18 16:50|法制日报|
很多人逃离“北上广”,很多人奔赴“北上广”。媒体报道了一位叫王宁的河南女子,2008年从北京一所211高校金融专业毕业,在考研失利后进入北京一家私企做行政。在父母劝说下,王宁回到家乡工作。可时间不长,王宁又重回北京。原因是,家乡更多拼背景而非实力(2月17日《新京报》)。
对于王宁的这一感慨,网上的讨论很热,很多人不屑一顾。网友并不是说家乡不存在拼背景,而是说到了“北上广”,难道就不存在、不需要拼背景了吗?
拼背景哪里都存在,但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需要拼背景。在一些人看来,小城市拼背景很严重,但在小城市也不是所有行业都需要拼背景。比如说只是想进入一家企业,愿意从最基层干起,可能就不需要拼背景。在一些人看来,大城市拼背景相对较轻,但大城市也不是没有背景存在。比如说想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或者一些“吃香”的行业,同样会发现背景的严重。
大城市并非世外桃园,小城市也非混乱不堪。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觉得在大城市,更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有很多的门,有一些门内,拼背景很严重;而有一些门,拼背景则不是特别严重。同样推开一扇门,在小城市可能只有两三个房间,碰到拼背景的人相对较多;房间高度只有五六米,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拼背景。而到了大城市则可能有几十个房间,碰到没背景的人相对更多;房间高度可能有五六十米,拼背景的基准线较高。正如有些人所说的,没有感觉到背景的重要,是因为现在还没有接触到拼背景的机会。但相对而言,在大城市自由度较高,发展机会更多。而且,在大城市更能够碰到志同道合者,更能找到情感的共鸣。
北漂的空气一样氤氲着背景,在家乡也有不拼背景的岗位,也有不拼背景的机会,也不是所有人都拼背景,更不是所有人都只能通过拼背景获得成功。而且在家乡工作,与父母在一起,也能拥有大城市不能有的幸福。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去吐槽家乡,不要把在家乡工作想得那么苦情,不要去轻易诋毁那些身在家乡、留在父母身边工作的人。在乡愁的字典里,不应该有着过多的吐槽。如果人人都奔着“北上广”而去,那么“北上广”将拥挤不堪,家乡也只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今天软环境被更多地提起,从追求硬环境走向打造软环境,这是一种进步。但现在所讲的软环境,还更多是面向企业。转换一下思路,将主体指向劳动者,加大权力约束、净化发展环境,让城市少拼一些背景、多拼一些能力,这也是一种软实力。在城市竞争以及人才短缺的背景下,这种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差距是全面的,但如果从“背景说”中得到启示,下大力气解决拼背景问题,小城市在人才竞争中肯定会有更多筹码,而用工荒也不会那么突出。
一个背景无处不在的社会,是十分可怕的。相比大城市,小城市本来就不占优势,如果还任由拼背景挤占空间,怎么才能集纳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呢?当下用工荒十分突出,拼背景则会加剧用工荒。这值得所有城市思考,尤其值得中小城市思考。
上一篇:榕江县推进农村山歌普法
下一篇:江西公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