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法治 >

庆阳市司法局利用《印象庆阳网》门户优势,不断创新普法工作形式

发布日期:2013-12-31 18:44|甘肃长安网|

在甘肃庆阳,无论你是徜徉在低垂杨柳的广场,还是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无论是行走在都市街道两旁,还是穿梭在乡镇的村庄田园,陇东大地黄土高原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法制宣传图片。在这个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法治文化气息都扑面而来。

  “一报三网”搭平台

  为了给群众和法律工作者提供鲜活的、实用性强的法制宣传资料,更好、更快、更深层次地普及法律知识,由庆阳市司法局主办的非连续性内部宣传资料《庆阳普法》、庆阳司法网、印象庆阳网、司法行政社区应运而生。

  《庆阳普法》法律宣传资料创办于2012年5月,该宣传资料本着“一期一法”的指导思想,设置了“法律顾问”、“法律博士”、“法条解读”、“以案说法”等二十多个栏目,选取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等方面与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其条文内容结合相关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漫画进行解读,既突出了重点难点,注重学用结合,又充分考虑了广大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法律需求。读者从一部部法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常识中来学习法律知识,又具有收藏价值。同时,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编辑发行如《道路交通安全》、《唱响平安和谐主旋律,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建设》等特刊,不但服务了群众,也为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了可靠翔实的法律资料。每月编印两期,每期发行量达1.1万份以上,发行到机关单位、乡村和社区。到2013年底已经编印了43期,发行总量达66万余份。

  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舆论声势,掌握和疏导庆阳本土网络舆情,庆阳市司法局2013年4月份创办了印象庆阳网。网站秉承“方便、实用、为民”的服务理念,聆听百姓心声,用朴实真实的身边人、身边事,以事说理,用法治和为民服务理念感召群众,使之真正成为为民解疑答惑、能办实事的渠道平台。网站自4月15日上线以来,已帮助公众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05起,如公厕免费开放难、烟花爆竹燃放扰民、夜间工地噪音扰民、公交车运营混乱等问题。疏导各类舆情68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6起,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办理办结各级领导批示13起,社会成效明显。评测数据显示,网站已经成为庆阳市最大、受众最广、口碑最好的门户网站。

  同时,司法局还先后创办了庆阳司法网和司法行政社区两个网站,积极开展法律服务,为网民和群众搭建学习法律、解决法律方面困难和难题的平台。目前,“一报三网”已经成为庆阳市普及法律、为群众提供法律法务、疏导舆情的主力阵地,成为当地的法治文化品牌。

  “法治短信”传温馨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殷鉴不远,何须船到江心补漏迟;今事可追,莫待临崖勒马收缰晚。”庆阳市司法局利用“庆阳手机报”平台开设“与法同行”栏目,自2013年6月份以来,庆阳市的移动、电信用户每周都能6次收到这样内容的法制短信。这是庆阳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手机短信快捷、便利、覆盖面广的特点,依托手机短信平台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又一载体。

  在发送众多普法短信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短信内容的时效性、新颖性。如重大节庆,将一条条廉政短信以温馨提醒的方式发送至各部门领导手机中;编发交通安全方面的短信,警示提醒司机朋友遵守交通规则。手机充当了“法制宣传员”角色,大量的法治文化元素短信提醒民众“离开法制时时处处没办法,紧扣德育人人天天有准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累计发送各种法治、廉政类短信达到3900多万条(次)。

  与此同时,庆阳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和手机报的便捷、快速的特点,开辟了“普法之角”、“普法之声”、“普法之窗”和网络电视挂角法律宣传栏,每周三次更换内容,采取问答、法治文化语录、法治文化宣传短语等多种形式展现,内容丰富、简洁明快,使群众在简短的时间内学到了丰富的法律知识。

  “法治长廊”展奇葩

  无论你是匆忙行走在庆阳市的县乡村公路上,还是闲暇漫步在休闲广场,或者停留在乡村露天活动中心,走进中小学校园,你都可欣赏到具有本土风格又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法治文化长廊。这些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文化长廊、普法一条街已经成为当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庆阳市依托休闲广场、校园、乡村活动场地等设计建成“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法治文化长廊”,集法治元素和文化元素为一体,突出法制宣传,选用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法律条文、名言警句、知识问答、举案说法、生活格言、历史故事、法律漫画,为群众提供走进法律、学习法律的生动平台。这些阵地有效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文化需求。

  书法、绘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庆阳市有些县区、乡镇还以书法的形式,将古今中外法学谚语、格言,法学家名言,革命导师法制名言作为内容来建立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导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尚。通过艺术语言的形象魅力,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法治文化的启迪和教育。合水县固城乡固城村在居民小区建成法治文化长廊,当地司法所充分发挥干警的书画、文学特长,采取手绘漫画、编写法律歌谣等多种形式,使法治文化广场生动活泼,法律性、教育性于一体,深受群众欢迎。

  目前,全市已建成法治文化广场、长廊、普法一条街25处。这些法治文化阵地被群众誉为“法律明白书”。

  “校园法治”花绽放

  2013年秋季,在庆阳市所有中小学增加了一门法制教育课程。为了开办好这门课,庆阳市司法局和庆阳市教育局提前半年联合编印了《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分为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和高中班三册,随教材一起发行到每个学生手中。这只是庆阳市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

  在庆阳市,无论是中学学习角、小学阅览室,还是学校校园,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文化园地比比皆是。各学校立足校园实际,挖掘特色资源,从抓好动静型的法治文化建设、视觉型法治文化建设、艺术型法治文化建设入手,大力推进和实施“校园法治文化工程”,把法治文化建设贯穿到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的全过程,贯穿到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环节。

  将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生法律知识。各县区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法律伴随我成长”演讲比赛和“我身边的法律故事”征文活动,使青少年在丰富的娱乐活动中受到了法制教育。西峰区南街小学利用手抄报、校办小报、普法板报等载体和开展各类寓法制性、文艺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多彩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开展宣传演出,不但教育了吸毒人员,更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学生中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文明礼仪、卫生习惯得到加强,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拓展了青少年学法途径。

  “法治精神”暖人心

  庆阳市各地、各部门把法治文化建设有机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与机关文化、社区文化、行业文化、廉政文化等共同发展,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庆阳市司法行政系统从“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将“法律七进”作为整个普法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全面部署,周密安排,并组织编印丰富的法律知识读本、册页、折页、卡片,发放到机关、学校、乡村。据统计,全市在“六五”普法期间,已经编印各类普法刊物、书籍、资料5类,印数达300多万册。

  将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有机融合,倡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各级执法机关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主题,积极开展法院文化活动,增强了广大法官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责任感;检察机关倡导文化育检、文化兴检,进一步增强全体干警的“免疫力”;计生系统提出把法治文化建设与计生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全系统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

  将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企业法律顾问深入到企业进行法律服务与宣传,使企业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的法治文化理念逐步形成。

  将法治文化建设与法律进乡村活动有机融合,强化农民学法用法。庆阳市司法局根据全市农民工人数众多、流动性大、法制教育相对薄弱的特点,编印了《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发行50万册,轰轰烈烈的“农民工学法活动”在全市展开,各县区还组织输出地和输入地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的合作对接,在农民工集中点广泛建立法制学校和法律咨询点,使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庆阳市司法局利用《印象庆阳网》门户优势,不断创新普法工作形式,自主研发法律知识在线考试软件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学法用法及法律知识考试网络化、无纸化。全市市直机关182个单位7700多名干部职工在网上完成法律知识考试,实现了由传统纸质方式考试向网络在线答题的突破性转变。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