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1-08 10:24|发布:中乡网|责任编辑:李琴
新华社杭州1月7日电(记者王俊禄)“今天收了50多枚鸡蛋,能卖七八十块钱。”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渡贤头村,村民张宝林咧开只有四颗牙的嘴巴,笑了。
小寒时节,飘着雨,愈发阴冷。“等我开灯。”张宝林顺手拽了下灯绳,灯开了,光如豆。
屋里的物件轮廓慢慢清晰:靠墙三个轮椅,墙角一副拐。张宝林的儿子10年前打工时伤残,脑子也坏了,一躺就是10年,这几个月刚能下地。老伴去年生重病,又添了个轮椅。
张宝林出不了门,再说71岁了,出门干活也没人要。供养三个轮椅、三张嘴,全靠只有四颗牙的老张——“我全靠这500只鸡,它们就是我的‘提款机’。”
走在混合着泥浆和鸡粪的小路上,记者看到陡峭山坡上的一群鸡。张宝林说,鸡是一个姓胡的姑娘送的。老张叫不出胡瀞文,更不会写这么洋气的名字。
说胡瀞文洋气,她在深圳做白领时才叫“洋气”。
1988年出生的她,毕业后在深圳某大健康集团当高管,年薪逾百万元。“晚礼服、洋酒、西餐,日子流光溢彩,但一静下来总觉得不踏实。”她说。
这样一个洋气的姑娘,一脚踏进故乡的泥巴里,再也没有拔出来。
故乡龙游,家家户户养一种“麻鸡”,个头小,体型健壮,能短飞、会游泳,肉蛋都是上品。2016年,胡瀞文和朋友回到家乡,吃到这种土鸡时,连声叫好,但大城市里买不到。
胡瀞文和几个志同道合者一拍即合,以“龙游飞鸡”为品牌启动创业,“只要东西好,销路不用愁。”
最开始,胡瀞文开着“豪车”下乡收鸡,将收来的鸡扑棱棱装进后备厢。农户看着新鲜,“这么脏的活儿还有人抢着干?”但同时,也有“杂牌鸡”混进来。
后来,为了品质可控,他们给养殖户免费送上两个月大的鸡苗,免费安装篱笆、木屋、监控等设施,签订肉蛋回收协议,要求养殖户是留守的困难户,家里要有山林等“运动场”,统一配送“营养餐”。
创业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一遍,胡瀞文的浙江宗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终于走上顺途。目前龙游已有500户农户参与养殖,10万只“飞鸡”成为长三角知名的高品质货源。
2018年,当得知龙游县与四川省叙永县对口帮扶缺乏好项目时,胡瀞文去考察后主动请缨,“我要送20万只鸡苗到叙永。”
话一出口,大伙儿都惊呆了。“国家有倡导,群众有需要,市场有需求。”胡瀞文说,这不是冲动之举,而是让“飞鸡”飞出龙游一隅,试验一条更广阔的可持续之道。
龙游到叙永1700公里,开车需要二三十个小时,没难住人,但是难住了鸡。
第一趟,胡瀞文亲自“押运”,并请来龙游技术最好的养鸡师傅。8000只鸡苗,每箱的装雏量多少、车内湿度温度如何控制,这些之前都没有经验。
惊心动魄的“飞鸡”之旅,在“轰轰”的卡车启动声中开始。
为防止鸡苗饥渴,他们在车内铺设一层厚厚的吸水海绵,装运足量的鸡饲料。结果到了湖南地界,打开车厢,热浪扑面而来,鸡打蔫,大批中暑。
总不能卸下来一个一个喂水吧?随行的师傅也没辙。耳边埋怨声劈头盖脸。“我年龄最小,几乎所有人都在嘲笑数落我。”胡瀞文说。
胡瀞文到路边买袋冰水解暑。冰触指尖那一刻,她陡然灵光闪现:“车里装冰,既降温又有水喝!”
车辆下高速,父亲买来大批冰块。打开车厢,腾出缝隙,塞入冰块。车一开,清凉的风一吹,小鸡马上精神了。几个人乐得快要蹦起来!
终于抵达目的地叙永。没有想象中的夹道相迎,反而是冷漠和不信任。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鸡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个正经营生。“是来骗老人的钱吧”“送的鸡不要,折成钱给我一半就行”……千辛万苦运来的鸡苗,竟然无人领情。
胡瀞文没有撂挑子,而是进村走访。经了解,原来,村里之前接过种植扶贫项目,大家满心欢喜种下,收成了却卖不出,弄怕了。
“跑三千多里把鸡送到你家,我又带不走,有这么傻的骗子吗?”“鸡蛋和鸡肉保价回收,当场结账!”大家看这个娃娃脸的女子倒真是想做事,于是由村干部带头,第一批鸡苗终于发下去了。
在“鸡鸣三省”的石厢子彝族乡,首批4个村的40户贫困户,很快有了实打实的收益。一家养200只鸡,不占劳力,最少净赚1.3万元。“龙游飞鸡”的名声迅速飞出山沟,“一只鸡养活一家人,一枚蛋供养一个大学生”的扶贫口号也流传开来。
就在人们争相养殖时,胡瀞文亮出了标准:优先选家庭有困难的或不能外出的;人品要好,不能有赌博等嗜好;环境要好,远离水源;养殖密度适当,每户最少200只,最多500只。
行蜀道、跑深山、访农户、谋销售、开直播……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他们探索出一条“留得下”的可持续扶贫新路径。同时,一批龙游企业、商会与叙永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目前,叙永已有1000户农民养殖了20万只鸡,受益农民约5000人。
那个大都市里的白领已经蜕变,脚沾泥土,她变得淳厚亲和,但不失泼辣。她和农户交流最多的,是养殖过程中的“坑”、思想转变的“坎”。她经常说:“经济上脱贫不是终极目的,理念的转变才是。”
上一篇:采摘“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