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2-03 09:15|北京晨报|中国乡镇网
油醪糟
北京晨报记者 杨奕
故乡 重庆市涪陵区
重庆人的大年初一是被一碗油醪糟汤圆叫醒的。
就像北方人逢年过节吃饺子,汤圆是重庆人年节饮食的标配。油醪糟,作为汤圆的最佳伴侣,成为山城百年饮食文化沉淀下来的民风。对重庆人来说,过了小年,年画、春联、红灯笼渐次出现在视野中是春节将近的符号,而一碗香气四溢的油醪糟汤圆,则标志着“年”真的到了。油醪糟汤圆,是一代又一代重庆人对过年留在齿间的回忆。
“桌子收拾出来,汤圆煮好啦哟!”正如北京有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重庆人则是大年初一煮汤圆。和北方人餐桌上的汤圆不同,重庆人家的汤圆中会加入糍粑、荷包蛋,最后放入提前制作好的油醪糟。春节期间访亲问友,主人家也会煮一碗油醪糟汤圆招待拜年客,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早年间油醪糟还是一种爱情信物,男孩到女孩家相亲,如果女方父母满意,就会在第二天清晨为“未来女婿”煮一碗油醪糟荷包蛋。油醪糟作为重庆涪陵特产,是当地人亲情、爱情、友情的表达,以前几乎家家都会制作,至少有两百余年传承,有据可考的历史始于1799年(清嘉庆四年)。2010年,涪陵油醪糟成为上海世博会重庆馆的指定礼品之一;2011年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油醪糟已成为继榨菜之后,又一张代表涪陵饮食文化的名片。
油醪糟初创者家族直系后代的袁朝辉经营的重庆市齐圣食品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取得油醪糟产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她向记者介绍油醪糟的制作过程说,首先精选上好糯米,将其洗尽沥干,用清水浸泡,上锅蒸熟;再加入发酵曲药进行酿制。选上好的花生、黑芝麻、核桃去皮洗净后上锅用文火慢炒去掉水分,过油酥出香脆味道。然后,将桔饼、瓜条、蜜枣、桂圆肉、枸杞、百合、桂花等辅料研细备用。最后,烧一锅猪油,待猪油七八成热时,把备好的花生、核桃、黑芝麻碎粒、蜜饯、酿好的醪糟一同下到锅里煎炒,均匀搅绊炒制而成。
端起一碗油醪糟汤圆,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酒香,闪着油珠的汤里,黑芝麻碎、花生碎、核桃碎隐约可见,白汤圆微微探出身来,喝一口汤下去,油而不腻,甜蜜在心。杨奕/摄
责任编辑:陈雪梅
上一篇:西安特色年货
下一篇:安徽桐城六尺巷:丰糕“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