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展台 >

四川纳溪护国柚:东西再好 还得巧“吆喝”

发布日期:2016-11-12 13:52|泸州新闻网|中国乡镇网

这几天,纳溪护国柚在百度词条上热了起来,因为一组 “古装大片”:今年纳溪区不办护国柚子节了,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会龙村第一书记周平与大学生村官赵桓,拍了一组宣传护国柚的大片——长发飘飘的赵桓,穿着民国风的衣服,打着油纸伞提着柚子,穿行在柚子林里;在铺满农家院坝里,与白衣飘飘的周平一起把玩柚子……

  

  第一书记周平和大学生村官赵桓为护国柚拍摄宣传大片 (杨涛 摄)

  柚子不是护国独有,即便在泸州,真龙柚、九狮柚等名气也不亚于护国柚。周平与赵桓的这一组大片,赞也好骂也好,总之是引起了关注,由此也确实让更多人知晓了护国柚。至少,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说起柚子就会想到护国柚。不得不说,这一独特的宣传手段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有句古话,“好酒不怕巷子深”,意思是说只要产品好,再艰难费劲,客人都会主动找上门。可是现代社会,一切都是快节奏,让人缩减了专注的视野,或许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再费尽心思寻香,去找藏于深巷中的酒了。所以,“好酒也怕巷子深”这句话更适用于现在。

  酒再香,巷子深了,味道也飘不出去,我们没办法对 “巷子”做些什么,只有把酒往外面放点,让香味飘出去,然后再大声吆喝,让人愿意走近闻到香味,把好酒推到鼻子的有效嗅程之内。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要怎样吆喝,才能吸引人。尤其是像柚子这样的土特产,没有新奇特,没有高科技,要想让人记住它,唯在有创意的吆喝。创意是什么?说简单一点,就是与众不同,每一个成功的产业和品牌,它的创意确实是与众不同。把吆喝从“叫卖式” 转变为“人文式”,把能唤起人内心深处的元素融入其中,自然也就能引起人的共鸣。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