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要闻 >

川剧传承发展有了更鲜活的模样

发布日期:2024-10-30 19:04|发布:中乡网|

  “人生何必到百岁?一坡自有一歌随……”10月27日晚,四川大剧院乐声响起,川剧《梦回东坡》上演。苍劲激越的高腔唱段、颇具观赏性的川剧水袖、谐趣的四川方言幽默片段……在青年川剧演员的演绎下,苏东坡的个人魅力穿越历史,激起现场观众持续叫好声。

  正在进行的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中,好听、好看的川剧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相比往届活动,本届活动是在9月1日起同步施行的《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保驾护航下的一次川剧文化盛宴。

  在坚实的法治保障下,川剧发展的底气更足。雅俗共赏的川剧拥抱年轻人的步伐更加灵动,让传统戏曲有了更加鲜活的模样。

  内容创新

  适应当下年轻观众审美需求变化

  10月22日晚,在成都新声剧场,川剧大幕戏《玉簪记》亮相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

  这一川剧大幕戏的全本大戏,阔别舞台近40年后,有了新的面貌。相比老版3小时演出时长,陈国礼导演的《玉簪记》时长2小时。“这是因时制宜的成果。以前人们没有丰富的娱乐方式,看3个小时的川剧乐此不疲。放到现在,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恐怕坐不住,我们要做好该做的加减法。”

  演出中,陈国礼端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边角处,注视着舞台上的表演情况,不时回过头端详后排观众的反应。谢幕时,响彻全场的掌声,是对此次改编的热情回应。

  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中,川渝两地国有、民营川剧院团(校)将累计集中展演17部大幕戏、15部折子戏共41场演出。《焚香记》《芙奴传》《玉簪记》等众多经典剧目复排后再登台,《梦回东坡》《马多福的金饭碗》等一批新编剧目亮相,与当下年轻观众的观剧审美需求双向奔赴。

  一批剧目在遵循戏曲美学精神和创作规律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现代理念和数字科技,令观众耳目一新。

  10月8日晚,成都城市音乐厅,汹涌大江、幽深峡谷在舞台中央浮现。创新采用LED冰屏作为背景,《追光》将传统川剧“以虚代实”的布景升级为“虚实结合”,用巨幅影像为故事烘托气氛,让跟随数字技术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更有身临其境之感。“舞台设计独具匠心,这样搭配表演效果特别出彩,也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观众邓慧欣表示。

  《大千世界》《马多福的金饭碗》等一批新编剧目,也引发老戏迷和新观众的热议。《大千世界》从张大千创作的《长江万里图》切入,引入敦煌壁画中飞天仙女场面,带来一场跨时空的美学盛宴;新编现代川剧《马多福的金饭碗》,在插秧打谷和家长里短场景中,融入山歌民歌、杂技灯戏等表演元素,颇具趣味。

  扎根基层的民间川剧团也在积极拥抱年轻人。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老街上开张刚满半年的“老茶馆蜀戏台”,在今年国庆节假期收益可观。戏班班主江上峰介绍,演员们每天可演五六场戏,同时根据年轻观众的需求特点延伸出品茶、研学、化妆、旅拍等服务,国庆假期7天进账20万元。

  接力传承

  让川剧守正创新的航标更稳健

  10月26日至27日,川剧《尘埃落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特意给青年演员更充足的施展空间。50岁的“梅花奖”得主王玉梅甘当绿叶,32岁的青年演员薛川挑起大梁。“改编的内容可以说是根据薛川的特点量身定制的。男主角作为丑角的戏份更重,增加了很多唱段,也是对青年演员的一次历练。”王玉梅说。

  发现并培养一批能挑大梁、演大戏的青年“新秀”,是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的目标之一。川剧的接力棒传到具有潜力的年轻一代川剧演员,老师和学生完成从“教与学”到“演与创”的教学相长。青年演员站在川剧前辈的肩膀上,迅速成长。

  在《玉簪记》表演现场,“梅花奖”得主肖德美与弟子、青年川剧演员王裕仁分饰半场男主角,带给观众惊喜;在今年全国多城巡演后,新编川剧《梦回东坡》的演员表上有了变化,青年演员雷云饰演男主角苏轼,还有“00后”演员刘咏涵等联袂出演。原本的苏轼饰演者,四川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位居幕后担纲艺术总监。“要想‘人迷戏’,必须‘戏迷人’。”陈智林表示,好戏要靠观众检验,除要有获奖经典剧目常演常新外,还要有展演剧目传承有序,让四川“天天有川剧看”,努力让本土观众和外地游客都能在新时代的“川剧戏窝子”里找到文化获得感,吸引更多年轻人享受四川独有的好戏,滋养人心。

  接下来,四川将持续举办川剧展演、青年川剧演员比赛、戏剧小戏小品比赛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基层院团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戏曲名家工作室、“师带徒”名家传戏、青年川剧演员比赛等机制,推动更多川剧青年演员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传播推广,吸引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川剧、传承川剧文化。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