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3-16 07:53|发布:中乡网|责任编辑:晓东
当前,网络招聘平台为各类求职者广泛应用。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网络招聘平台存在招聘信息“水分”多、招聘账号管理乱等问题,甚至涉诈涉黄,导致求职者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
“啥都不会也没关系,100%入职”
有社保、能双休、学历不限、经验不限……近日,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求职的沈阳大学生林易涵被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岗位信息所吸引。“招聘方告诉我,我啥都不会也没关系,公司先培训,100%入职。”
“钱多、活儿少、离家近”而且还“0门槛”,这是真的吗?
记者在智联招聘平台注册为求职者后向这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招聘方随后联系记者表示,培训无须先缴纳费用,可入职后再补,月薪可达8000元,不用坐班。
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主要经营培训教育业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大量用户投诉该公司假借招聘名义揽收学员,收取高昂学费、向学员推销网贷产品,但相关入职承诺却无法兑现。
记者发现,此类信息在部分平台上并不少见。青团社兼职APP上的“在家做”板块中,存在大量鼓吹“零基础学PS”“0元学配音”后就能赚取高薪的“无门槛兼职信息”。记者体验发现,此类招聘同样多为“高额学费是真,高薪就业是假”的求职“大坑”。
部分平台上招聘信息存在涉黄涉诈等违法问题。招才猫(jobcat.cn)招聘网上,标注日收入10万元的“‘外围’招聘”信息被置于显著位置。此外,该网发布“社区团长合伙人”招聘信息显示,该岗位月薪高达4万至8万元却对应聘者学历、经历等没有任何要求,仅要求应聘者有“微信群10个以上、负责社群渠道的销售、代理、分销、团购等工作、强烈的赚钱欲望”。警方工作人员表示,此类信息有涉嫌传销活动风险。
网招平台“坑”从何来?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中就平台及其运营机构从事信息发布活动时的守法义务、真实义务、用户信息审核义务、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等都已作出规定,但部分平台的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
部分平台上虚假信息仍屡见不鲜。记者联系了一家标注为“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招聘方联系人“洋哥”。他告诉记者,由于其活动涉嫌违法,其在招才猫(jobcat.cn)招聘网填写的公司资料、岗位介绍、薪资信息等均为虚假信息,但仍能在平台首页展示。“这(网招平台)上边写的你也信?”
部分平台对账户的管理存在漏洞。淘宝上有不少网店专门有偿提供代客户在网络招聘平台上发布信息的服务。相关店家表示,能提供相关平台账户发布客户所需信息,价格按条收费高低不等,涉及58同城、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多家平台。“客户主要是无法通过平台审核注册账户或账户被封的。”
部分求职者在平台发布的个人信息被倒卖。不少QQ群中存在交易招聘平台简历的情况。一名简历卖家在“私聊”中表示,“地区、专业、应届生还是往届生,要实习生还是社会人,我这里都有大量,保证满足你的要求。”该卖家告诉记者,简历最低0.8元一份,可分批购买。“分次成交,你也可以看看质量。我的货都来自上市公司人才库,质量过硬。”
在百度贴吧“智联吧”中不少人公开表示希望交易求职者简历。在一条题为“收智联、兼职猫简历”的帖子下,有不少“大量出,留个联系方式我加你”“还要不要,我也有很多”之类留言。
此外,在注册使用多家招聘平台后,记者收到不少以“面试简历”为题的垃圾邮件,其内容为信用卡推广广告等。部分邮件中还含有来路不明的链接及文件。
部分平台涉嫌夸大宣传。“BOSS直聘宣称可以‘和老板谈’‘与牛人直接开聊’,其实对接求职者的还是招聘专员。稍有规模的企业里,少有高管或老板直接面对求职者。”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张雨薇告诉记者。
细化法规规范、强化监管倒逼、平衡利益责任
专家表示,网络招聘平台是落实稳就业政策的重要工具,亟须提升治理效能,严格执行行业规章,净化行业发展环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赵精武强调,按照我国现行法规定,收费招聘平台属于我国电子商务法所规定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平台和用户之间为合同关系,不但应当履行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而且应当承担更高的审慎义务。如果平台可能知晓招聘方有诈骗可能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求职者被欺诈,可以考虑及时设置关键词过滤机制等。同时平台应当对招聘方资质进行实质审核,如果平台没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求职者权益受损,平台应当依法与招聘方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危及求职者生命健康,且平台未对招聘方尽到实质审核义务或安全保障义务,则平台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当企业不能慎重自律时,监管者应及时出手,依法用好、用够、用足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监管、行政指导和行政处罚等权限,倒逼企业提升合法合规水平,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认为,平台应当严格遵守民法典、《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守住行为底线。此外“在员工入职之后,招聘平台也应该及时做好回访工作,有责任有义务主动了解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的岗位信息与真实情况是否有出入”。
他还指出,当前对有关平台审查义务的监管,以及对求职者个人信息权利等多项权益的保障,相关规定仍不够具体,需要结合技术发展进程,推动相关规定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实现细化完善。
“招聘平台必须平衡好营利冲动与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起各项主体责任,只有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上下功夫,才能确保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张雨薇说。(新华社记者:于也童、冯松龄、马希平、洪可润)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