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民风采 >

革命老区贫困户孙引民的“蝶变”

发布日期:2018-12-07 12:02|中国乡镇网(原创)|

        (中国乡镇网讯)初识孙引民,是在2016年6月跟随领导下村慰问时。记忆中,引民的家住在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秦岭北麓里峪口村的山脚下,家有5口人,上有75岁高龄的老母,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已大学毕业,一个在读大学,妻子有点弱智,他自己又身形瘦小,患有股骨头坏死,眼神迷离,满眼忧郁,房屋是农村典型的七八十年代的土胚房,搭有石棉瓦,低矮狭小,没有吊顶,到处是成串的烟灰,有渗漏痕迹,依稀能看见天,黑暗潮湿让人倍感压抑,四周环视,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能称得上现代家具的就是一台21寸的老式彩电,贫困落后 “笼罩”这个家,让人揪心。
      再见孙引民,已是三年后的2018年11月,在大明镇第六届道德模范暨脱贫攻坚创业之星表彰大会上,他被镇党委表彰为年度脱贫攻坚创业之星。看见他时,他正在侍弄着肩上的绶带,在人群中,虽身形瘦小,但衣着得体,面带笑容,满眼有光,双手比划,和紧挨的其他道德模范谈笑风生,像“脱胎换骨”一般,活脱脱变了一个人,已全然没有了往日初见时的呆滞和郁闷。因为要上台领奖,没时间和机会言语。  
      看到他的变化,让人欣喜,思绪飘飞,是呀,三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更可以改变一个家庭。
      前两天,因为要去里峪口村上办事,在快要进村时,田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映入眼帘。在落叶飞舞,尽显凋零花椒园,引民正在给椒树拉枝、施肥,虽数九寒天,但引民的额头上冒着汗珠,身手熟练,干的热火朝天,一看就是干农活的老把式。看见我,放下手中活计,干瘪粗糙的手在上衣边搓了又搓,这才伸出来和我握手,寒暄。因为冬风瑟瑟,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我提议去他家中坐坐。
      归家路上,引民告诉我,这三年来,家中栽植的花椒已有4亩多,其中1亩多已经挂果有了收益,今年卖了3000多元。对待椒树,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一有时间,就在椒园侍弄,拉枝施肥、除草管护,因为土地最不会骗人,你投入多少就会收获多少,付出终归会有回报。
       在进村的一瞬,我不自觉放慢了脚步,因为三年时间我已记不清他家的门了。
      在一座红漆大门的平房前,引民掏出钥匙开门,往日的土胚房已难寻其踪,换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平房。
      落座、倒水、拉家常。引民说,你以前来过家里,那时的家就是那个样子,房屋飘摇,到处漏风,很不安全,妻子患有精神类疾病,起先我也颓废过,但心底总有一种声音告诉我,我若倒了,这个家也就完了。后来,镇党委领导慰问后,让我备受鼓舞,再后来我家又被评审为贫困户,咱这是革命老区,有着代际传递的红色基因,是老区就意味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不能变。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没人愿意当贫困户,关键是不光彩,思想有压力,再说我们有自己的双手,还有两个娃娃这个希望,相信生活的苦是暂时的,只要心里有阳光,多学多思,不生惰身,我相信生活总会对你“微笑”的,也肯定会甩掉“穷帽”,走出“穷境”的。虽然他现在年龄大了,但只要镇村组织花椒等技术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到,认真听、耐心学,学到了好多种养殖技术知识,现在他已经是村上小有名气的种植“专家”了。
      “平时自己打零工一年也能挣到1万多元,虽然收入微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丢人。房是2016年后半年盖的,花了将近7万元,大女儿现在在西安一家咖啡店打工,二女儿沈阳医药大学毕业后,现在在连云港一家药厂上班,今年还用自己的工资给家里买了一台50寸的液晶超薄大电视。日子还是会越过越好,没有越来越糟。”从引民的言语中,能是满满的自豪和自信。
      “今年我被评为镇上表彰为脱贫创业之星,我一定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决不会辜负组织期望和镇村干部的努力,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完成贫困至富裕的‘逆袭’。”引民深情的说。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只要心在脱贫路上,有党的好政策扶植,有镇村干部的倾心帮扶,翻身致富的日子还会远吗?相信孙引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更相信里峪口群众的生活会越过越富裕。(特约通讯员:郭永利)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