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1-10 14:43|海南日报|江山多娇
29岁海南澄迈小伙3年内建起19座鸡舍,平均每天卖鸡营业额超9万元
黄衍旭在鸡舍检查生鸡生长情况。
机器轰鸣声中,饲料沿着管道流向5列各3层高的鸡笼,10多分钟后,整座鸡舍共1.44万只鸡便纷纷探出头来,开始尽情享受它们的午餐……
今天,在澄迈县永发镇永灵村一座占地900多平方米的自动化管理鸡舍内,澄迈衍旭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衍旭正与工人们就饲料中益生菌的添加比例进行研究分析。
“目前,我在澄迈共建有19座鸡舍,其中仅村子旁这7座鸡舍的厂房、设备建设,就投入了近200万元。”黄衍旭笑着表示,如今,他除了销售自家养殖的生鸡外,还从省内各地购进生鸡经销。他平均每天可售出超过3000只鸡,总营业额超过9万元。
够拼
连续3个月睡在货车里
别看黄衍旭眼下生意做得顺风顺水,6年前,他还是一个“穷小子”。
2011年,“纳莎”台风让初次创业的黄衍旭碰了一鼻子灰:他承包的鱼塘遭沉重打击,不仅养殖的鱼、鸭“颗粒无收”,自己也因此欠下了数万元外债,只得返乡务农。
在黄衍旭最低潮的时候,一位好友借给他4.5万元,让他“再闯闯”。于是,黄衍旭便于2012年7月在金江镇一座市场内租了档口,准备做生鸡经销生意。
在不断地摸索中,黄衍旭利用薄利多销策略,并通过联合儋州市场的伙伴,逐步打开了市场。
黄衍旭回忆说,“一方面是薄利多销这把‘武器’帮我突出重围,另一方面我自己工作也很‘拼’。白天我要赶往文昌收购生鸡,晚上就回到金江市场销售,连续3个月都睡在货车里。”
够准
顶住压力抓住机遇赢得市场
2013年至2014年,“禽流感”让不少养鸡大户纷纷转行。黄衍旭却从中嗅到了一丝生机,“当时我注意到,虽然城市里许多人都避吃鸡肉,但在农村,价格低的生鸡依旧拥有很广阔的市场。”
于是,黄衍旭除了经销生鸡,还专程跑到文昌,于2014年农历正月承包土地建起了养鸡场。他还记得,当时周边的亲朋好友、生意伙伴都极力反对这一做法,认为“那么多大老板都亏了血本,你一条‘小鱼’怎么可能掀起波澜?”
黄衍旭没有多想,一头扎进了养鸡这项事业中,很快,最初购入的4000只鸡苗被养大,通过他掌握的渠道大量销往农村。8个月后,带着27万元纯利润回家的黄衍旭,令众人刮目相看。
不久,澄迈县委、县政府对建鸡舍的农户给予补贴,黄衍旭便拿出创业资金一口气建了4座鸡舍,获得了补贴10万元。到2016年,黄衍旭为鸡舍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同时建起合作社,带领5户入社农户发展养殖。
让利
帮助更多的农户和零售商
现在,永灵村周边许多农户、无业青年、退伍军人,在黄衍旭的鼓励下都加入了养殖生鸡这一行当,对于其中有潜力、勤于干事创业的人,黄衍旭还会自掏腰包进行扶持,并于2015年、2016年每年拿出5000元,奖励永灵村考上大学的学子。
黄衍旭告诉记者,他正计划搭建一座平台,以打通从养殖户到零售商的直通销售渠道,“具体来说,即将目前生鸡经销商挣的1元钱中间差价取消,以达到增加农户销量,减少零售商成本的目的。”
这位从不抽烟喝酒、没有业余爱好的29岁“养鸡状元”认为,自己一年365天都在跟鸡打交道,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了很深的理解,“薄利多销是我的一把非常重要的创业‘武器’,但这一次,我想把它用来帮助更多的农户和零售商。”
下一篇:王纪华:给农田装一双“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