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民风采 >

记北辰区双口二村农民画家丰爱东

发布日期:2014-02-13 15:22|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区县联盟广播|

      在北辰区双口二村,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丰爱东,几十年来,他坚持研修当地特有的艺术形式“农民画”,并且始终坚信优秀的民族艺术农民画一定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他的作品被国内外许多美术馆收藏,他也成为民间艺术复兴的传承人。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位农民画家丰爱东的故事。请听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北辰台记者朱京立、实习生张纯采制的录音专稿《他在泥土中出彩——记农民画家丰爱东》。

  “看我画的人跟我本人接触的人感觉我不像画画的人,就画画特仔细,但是除了画画以外我别的也粗心大意的”。

  丰爱东是从母亲那里得到鼓励,从小不下地帮家里干活,只爱绘画,只有母亲支持他。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把平时很少的零花钱都买了连环画、《美术》等书籍。十六岁那年,他的第一幅美术作品便在全国性刊物《农村青年》上发表。从此一发不停地在现代农民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丰爱东说:

  “有时也挺感慨的,应该说自己天赋对农民画有刻骨铭心的认识这是一方面,赶上这个好时代了我觉得非常幸运”。

  农民画的创作贵在手描手绘,中国农民朴实坚韧的性格,笔笔体现在浓墨重彩绘丹青。丰爱东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宁可一张张的亲手绘画,也不愿批量制版像商品一样生产。“在十八年以前我曾经也想过批量、制版,比如说这张画百分之九十五是印刷,只有百分之五是手工绘画,但是后果就是产量特大,印的一批能够十年的卖不完,后果就是价格暴跌,这种制作应该是不被提倡的,因为毫无艺术可言了没有生机了,感觉干巴巴的”。

  有位法国朋友称赞丰爱东的农民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

  “一张好画的诞生得需要长期的积累、长期的观察生活,我这人一般的是百分之六十吧想好了,那百分之四十临场发挥去,我这种制作方法我老师给我评价就是容易有很多突然的灵感爆发出来,《运河秋色》我们天津送给温家宝那张画,想了好几年,有一天突然想起来了用红色的颜色画河,我画那河跟飘带似的,然后里边人在捕鱼、在用船运水果,那张中央美院美术杂志作为封面登出来了”。

  丰爱东的农民画作品多次在省市乃至国家级美术作品展中获奖,其中,有十二件作品被中国民间博物馆收藏,有三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一件作品被韩国美术馆收藏,他的大量作品被国外友人购买收藏,还代表北辰区民间特色文化精品远渡重洋担任友好文化使者,广交四海友朋。同样是农民画作者的王士生跟我们说:“有好多来自各地甚至是来自国外,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联系、探讨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订画的人也非常的多”。

  村民们都说丰爱东的农民画给村民开辟了一条文化强村的途径,村里学校橱窗,新建公路旁的版画墙都是他的大幅农民画,十分抢眼,吸引外来村的人驻足欣赏,而丰爱东也始终坚信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生活为主题的农民画一定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北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富荣说:“目前正在走一条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我们也在与法国、美国等各个方面通过一些机构,把我们的现代民间绘画向国外进一步推广,让它的销售渠道更广阔”。

  起初,村里有些人认为丰爱东画画儿不务正业,面对乡亲的不理解,丰爱东开始琢磨如何靠画画儿养活一家人,如何宣传、销售自己的农民画,但他坚决不开自己的画廊,他把画寄放在古文化街的朋友画店,有人来欣赏看中了,他会亲手绘画甚至邀请到家中参观,而画的价钱也让前来的人意想不到。

  “他们问我越来越小应该越来越便宜,我说不能便宜,我说嘛因为越小越贵,我说越大我越看的清楚越得画”。

  2013年,丰爱东在天津奥林匹克公寓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他的行为带动了十几名村民跟他学习绘画,同时他又到村里小学校培养儿童农民画新苗,经他指点画出来的作品居然也很传神。北辰农民画院主任张淑荣说:“每两个月我们组织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有天津美院的一些教授来给我们美术骨干讲课”。

  自学成才的丰爱东也凭着自己的成功实践而荣列名誉教授之列。这位“泥腿子”从1983年16岁开始,沿着乡间小路跋涉出农民画新视野,2013年46岁的他成为从古老民族文化向现代民间文化过渡与复兴的传承人,好在他还没有驻足,我们期待着他的新的出彩。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