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村教育 >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竞赛?听听他们怎么说

发布日期:2023-10-13 10:54|发布:中乡网|

  随着2023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暨202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四川赛区)一等奖候选名单的公布,2023年各省份数学、物理、化学奥赛预赛/初赛的一等奖学生名单、入选省队名单也正式公布了。很多人除了感叹和羡慕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外,也非常好奇他们是怎样做到的。还有不少家长想问,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竞赛?

  那些竞赛金牌得主们都有哪些特质与习惯?

  第3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上,成都七中高2023届9班学生赵语涵以世界第八的成绩摘得金牌。谈及学习经验,赵语涵表示,要多做笔记,“多做笔记对学习帮助很大,尤其是生物竞赛的知识面广,多做笔记进行归纳总结,才能加深巩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30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成都七中高2019届学生唐皓轩以世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夺得国际金牌。他坦言:“每走一轮就会有许多队友落下,最后入选国家队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最主要的感觉是孤独。遇到孤独的时候,我可能会去找以前的同学,也会去看一会课外书,然后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成都七中高2019级9班学生陈浩楠作为西南地区唯一选手入选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在班主任邹旭眼中,陈浩楠是一个方向明确、自律性强的学生。“当周围一片喧嚣的时候,他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他回忆,比如考完试后、放假前,不少同学都松懈下来了,他却完全不受他人影响,即便整栋楼就他一个人……

  成都七中高2021级蒲泊言同学获得了第23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分享感触时表示:“在这个世界上,天赋或许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但没有兴趣来引导和激发,它将黯然失色。兴趣是通向深层学习和成就的桥梁,它使人不断追求知识、努力突破极限。”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竞赛教练这样说

  作为学术型中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方面,成都七中的成绩一直很亮眼。

  成都七中校长特别助理、督学、创新教育中心主任、竞赛总教练文宗老师强调了学生的“习惯培养”。“怎样看待拔尖创新人才的行为习惯,是不是都要框定在一个固定的套路里?哪些行为是必须规定而不能越界的?这些都是较难把握平衡度的问题。”成都七中竞赛团队基本达成共识,就是这些要求不能变:1、坐功与堆头;2、专注与投入;3、整洁与规范。他解释说,坐功就是要坐得住,这就要求专注;堆头就是要看其书桌上的笔记本与书籍等;整洁就是要有整洁的生活学习习惯。“学科竞赛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它需要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需要教师的辅导和团队配合,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多方协调。”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蒋明润的竞赛教练蔺洋认为,竞赛需要兴趣,也需要天赋和超人的毅力,“这条路越往后走越孤独,因为能走到最后的顶尖选手是少数。”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祁旭)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