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政策一出台,学区房应声而涨,专家认为,此举堵住“递条子”,但难解“拼房子”
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在2015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看似堵住了 “递条子”“送票子”,却衍生出更加疯狂的 “拼房子”。
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尽管多地房屋成交量下降,但各地学区房市场迅速升温。很多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周边区域的学区房价格持续上涨,没有最贵,只有更贵:300万元买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 “蜗居”,买了不为住,只为名校学位。
政策一出 学区房每平涨10万
根据教育部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就近入学政策一方面堵住了择校拼爹的口子,但马上催生了更疯狂的择房门槛。
享誉京城的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西城区狭长的胡同里,学区房不少都是老旧的平房,但价格已经被炒到了每平方米近30万元,并且房源稀缺。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单间,比卫生间大不了多少,要价税后实收300万元,不还价。中介表示:“不是一房难求,甚至一平难求。”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培新小学是该区知名的重点小学,学校地处一批修建于1986年的旧楼群中,因为培新小学的存在,这些近30年的六层老楼价格已经被炒到了每平方米6.5万元以上。
政策常变 百姓却总受伤
在此次教育部及北京等城市相关政策中,备受关注的一招是“九年一贯制”:一所学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直升本校初中。
一些家长发现,尽管学区的范围还未公布,却已让这些学校附近的学区房率先疯狂。一位中介告诉记者,在公布与171中学“联姻”的青年湖小学周边,不到1个月,房价已经从每平方米5万元左右涨到快6万元。
“没有招生简章,也没有学区划分,但现在必须先占坑,等到都公布了,一是没这个价了,二是连房都没了。”北京一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诉苦表示。
几位受访家长表示:“都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可现在入学政策变来变去,从买房入学到入户满3年,从择校到拼房,从疯狂的小升初考试到九年一贯制,我们都无所适从了。”
■专家意见
改革重点应是教师普遍轮换
北京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就近入学是一大进步,形式上公平很多,但是目前也可能刺激畸形拼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有关部门改革的初衷不错,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应该优先于就近免试入学,但现在堵住“递条子”,也难解 “拼房子”。
一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表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教师普遍轮换,待遇全部实现平等。“没有了落差,教育资源自然合理分配。但我从业近30年,向有关部门建议了10多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推动。”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