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8-10 09:54|来源:重庆日报网|本网编辑
丰都县兴义镇长江村前一轮退耕还林栽植的龙眼树
8月,行走在巴渝大地上,万树染绿,逶迤叠翠;田间地头,一排排行道树纵横交织;长江两岸,一处处退耕还林地生机盎然。这是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再造秀美山川呈现出的新景观。
沿着绿意葱茏线条,更可见梁平明月山上竹海绵延,微风拂过绿浪翻滚;观奉节高峡平湖草木葱茏,一江两岸水天一色;看忠县长江沿线橘林遍布,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葱茏的绿意不仅展现靓丽底色,更在叙述着一段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退出了一片林、染绿了一座山,火了乡村游、富了一方民”,全市各地以退耕还林重塑生态美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增收致富的案例不胜枚举。
近年来,全市林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坚决守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以退耕还林工程为突破,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开始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扶贫新路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正逐步成为现实。
筑基底
树起绿色丰碑,山川披上“绿被子”
绿色是重庆的最大特色、发展底色,生态是重庆最大资源禀赋。
近年来,我市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上游意识”,以实施退耕还林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让重庆更好地绿起来、持续地美起来。
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至去年底,我市已累计下达退耕地还林任务1262.5万亩,涉及全市38个区县(经开区)、337万户农户、1072万人,累计投入资金近336亿元,为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发挥了支撑作用。
随着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1%,较工程启动前增长了27个百分点。
退耕还生态,还出绿水青山。根据《重庆市2018年度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报告》,重庆退耕还林工程年涵养水源总量达43亿立方米,年固土量1.6亿吨,年滞尘量1468.5万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3.3万吨,年固碳量302.4万吨,年释氧量644.4万吨,年保肥总量785.5万吨,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1257亿元……
筑牢生态底色,我市正绘就一幅绿水青山的新图卷。
兴产业
建起绿色银行,产业成了“钱罐子”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我市生态环境,同时也调优了产业结构,绿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紧紧抓住退耕还林机遇,充分征求农户意愿,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依托退耕还林,已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林业区县,建起优势特色产业基地1000万亩,其中柑橘近380万亩、花椒160多万亩、笋竹120多万亩、核桃100多万亩、油茶近100万亩。“森林康养”等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也得到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涌现。
如今,随着产业发展,江津和酉阳的花椒、荣昌的笋竹、黔江的蚕桑、忠县的柑橘、奉节的脐橙、巫山的脆李、梁平的笋竹、城口的核桃、潼南的柠檬、酉阳和秀山的油茶等已成为我市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的代表,奉节脐橙和巫山脆李更是成为了当地新的“代言人”,一张新的名片面向市场、走向全国。
退耕兴产业,还出“金山银山”。据统计,截至目前,退耕还林产业基地实现收入65亿多元,发展退耕还林特色乡村旅游实现收入23亿多元,林下种植养殖业实现收入18亿多元。
兴盛林业产业,我市正展现一派生态田园新风景。
强实效
织起绿色保障,口袋装满“红票子”
既要建设绿色生态,又要兴盛乡村产业,还要帮助农民摘掉贫困帽子,这才是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
近年来,我市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以促进贫困户增收为目标,将退耕还林实施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助推全面小康建设。
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全市共下达“14+4”个贫困区县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494.5万亩,占全市总任务的82.2%。在“输血”效应上,新一轮退耕还林共涉及贫困农户16万多户,受益贫困人口近55万人,市级以上投入资金68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直补农民;在产业带动上,仅2016年-2018年,“14+4”个贫困区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贫困户达10.6万户,实现了栽植经济林获直接收入1280多万元,林下养殖、种植获收入1270多万元。同时,通过退耕还林,贫困群众还获得劳务收入近1.2亿元。
“参与退耕还林的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一般农户中,退耕收入在绝对贫困农户中的占比更高,工程对低收入农户的贡献更大,对低收入农户具有明显的收入提升效应。”上述负责人表示。
退耕还林,还富于民。据了解,自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我市已向退耕农户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近235亿元,户均补助近7000元,人均补助2200元。
一组组民生数字,我市正交出一份份暖心答卷。
如今,遍访巴渝,山川披上“绿被子”、产业建成“钱罐子”、群众口袋装进“红票子”,退耕还林正让巴渝大地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贺玲 王琳琳 唐楸 图片由重庆市退耕还林管理中心提供
相关数据>>>
新一轮退耕还林共涉及贫困农户16万多户,受益贫困人口近55万人,市级以上投入资金68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直补农民。
截至目前,全市依托退耕还林,已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林业区县,建起优势特色产业基地1000万亩,实现收入65亿多元,发展退耕还林特色乡村旅游实现收入23亿多元,林下种植养殖业实现收入18亿多元。
重庆退耕还林工程年涵养水源总量达43亿立方米,年固土量1.6亿吨,年滞尘量1468.5万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3.3万吨,年固碳量302.4万吨,年释氧量644.4万吨,年保肥总量785.5万吨,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1257亿元。
下一篇:将生态美转化为发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