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2-20 11:42|来源:重庆日报|本网编辑
万盛经开区青年镇湛家村民小组,公路连接农房,两旁绿意盎然(摄于七月十四日)。特约摄影 曹永龙
梁平把柚子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图为合兴镇天龙村一组村民把采摘的柚子放到集中收购点(摄于11月23日)。
特约摄影 刘辉
核心提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我市以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按照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2018-2020年)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市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部分地方实现山清水秀村美、宜居宜业宜游。
绿树掩映,田园恬静,院落整洁……寒冬时节,记者驱车来到海拔1000米的渝北区大盛镇天险洞村,一路感受这个绿意盎然、红花点缀的乡村“高颜值”。
在天险洞村修葺一新的廖家湾古村落群内,70多岁的廖有禄老人正在花草簇拥的自来水池前,清洗着一大箩筐红薯。前两天,隔壁的农家乐老板就给他下了订单:周末有客人来山上度假,点名要吃老人种的红薯。
既能体验乡愁,又能便捷生活,像廖家湾古村落群这样的“高配置”,是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打造山清水秀村美、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巧“结合”
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天险洞村,以有个景观奇险的溶洞闻名。村内,还有8000亩原生态樱花、2000余亩楠木等自然资源,以及白岩梁子、秦汉悬棺、6000年海底奇石景观等旅游景点。
昔日的天险洞村,老屋闲置破败不堪、杂物堆积房前屋后、垃圾积垢随处可见,村庄环境一度“脏、乱、差”。这样的乡村场景不仅引不来老板投资,就连山上的青壮年也纷纷下山生活。
“乡村美不美,干不干净,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天险洞村党总支书记廖有财说,去年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时,村里摸索出了一个“两结合诀窍”:利用好村里的自然景观资源,让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发展两结合。
廖有财介绍,按照“可看、可玩、可参与”原则,该村配套完善了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运设施,打造避暑纳凉、生态休闲、花果观赏等特色休闲旅游模式,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绿色产业链。如今,天险洞村有21家农户办起了农家乐,今年上半年全村旅游收入600余万元。
我市各区县还因地制宜改善农村环境。城口县岚天乡岚溪村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富民相结合。按照政府发动、政策鼓励、群众主体、能人带头的模式,形成了一批“一院一景”“一院一韵”的农家新貌“网红景点”。
重“农味”
打造巴渝特色“富春山居图”
伴随着满目怡人的青山绿水,记者一行从天险洞村下来,进入到了御临河畔的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在这里,数千亩坡地被开垦出来建设水果公园,4公里长的御临河岸打造成了休闲亲水地,散落的农房装扮成了巴渝民居风格……
这里集中居住了42户农户,其中大部分农户的房子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今年上半年,青龙村规划将蒋家湾打造成为人居环境示范点,采取政府资助与群众自筹的方式,将42户人家的危旧房统一整修成“小青瓦、白墙面,青砖柱,红腰线,青墙裙、大出檐”巴渝民居风貌。而农房四周的环境也毫不逊色,不仅有柑橘产业园的大片美景映衬,还有屋前路边的小花小草点缀,美不胜收。
和青龙村的规划设计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一样,我市各地农村以方便群众、就地取材、少花钱或不花钱为原则,在环境美化上突出了“农味”。合川区、武隆区、长寿区引导有条件的村民,在院坝前后建小菜园、小果园,用四季常用青菜、本地果树美化环境。
善“洗脑”
让爱护环境成为自觉行动
人居环境整治,美了农村的环境,更美了农民的心。
去年初,大足区邮亭镇利群村发生了一件颇为轰动的事——家住罗家院子的4户村民共同捐资4万余元,买下了邻居家两栋破败闲置的老圈舍,将其与周边杂草地一同夷平硬化成600多平方米的坝子。
如今,这个全村最大的坝子成为当地一道优美的风景,吸引周边农户前来晒粮食、跳坝坝舞、摆龙门阵。“要改变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活习惯,很难。因此,我们从‘洗脑’的角度去破题。”邮亭镇副镇长肖俊介绍,该镇采用“两步走”来对症下药:第一步,整镇推进“七改”工作,即改脑、改房、改路、改水、改电、改气、改厕,让村民产生获得感;第二步,整村开展居宅整洁、庭院整洁、周边整洁的“三洁庭院”红旗评比,奖励美丽庭院典型,曝光不整洁庭院现象。
渐渐地,村民家的庭院干净整洁了,房前屋后的垃圾也不见了,鸡鸭等家禽也圈养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房挂上了“三洁庭院”的红旗。于是,便发生了利群村4户村民捐款修坝子的故事。
我市各地还采取召开现场动员会、院坝会和发倡议书、逐户走访等广泛宣传,渐次推进春季战役、夏季战役和秋冬战役,深入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去年以来,我市已投入各级财政资金235亿元,以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为乡村振兴书写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答卷”。
今年以来,我市累计清理生活垃圾30.3万余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及旧房整治提升14万余户,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13.57万盏……市农业农村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刘明介绍:“如今,全市农村‘脏’的问题明显减少,‘乱’的现象得到有效管控,‘差’的状况明显改观。”
点上案例》》
江津保坪村打造美丽院落
进城居住村民返乡生活
连日来,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打造的美丽院落新湾大院热闹不已,原已进城居住的村民看到老家变美后纷纷返乡生活。今年来,江津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场硬仗,投入6.65亿元推动实施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处理、美丽院落打造等重点任务,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新湾大院是一个集中生活着15户农户共56人的老院子。以往,这里家禽遍地跑、垃圾随处见、污水到处淌,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不少家境殷实的村民进城务工后,便在城市里安了家,偶尔才回到老家看一看。
去年10月,新湾大院被列为江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院落,政府补助村民整修了旧房、新建了入户便道、增设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备,还发动村民在路边种下了三角梅、在空地建设了小花园等。目前,保坪村还对这里的垃圾治理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村委会聘请保洁员负责处理公共空间环境卫生,农户则负责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所有垃圾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看到老家大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迁居城里的村民争相回来翻修房屋,打算搬回老家来生活。
“像打造新湾大院一样,我们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统筹推动了‘6+3’项重点任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入。”江津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世英介绍,今年,全区投入资金6.65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中扎实推进了“五沿”和重点区域示范整治。目前,已完成院落整治63个院落、涉及农户1298户,共评选出40个“美丽院落”、80个“美丽家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大足石堡村建设花海家园
家家有花台 路路把花栽
前不久,大足区雍溪镇石堡村村民、环境整治宣传示范员刘千胜忙乎了几天后,成功说服花卉业主李小利、蒋毅为村里捐出20000余盆花卉苗木。最近,这些花卉栽种到了村道沿线的闲置角落,为冬日里的“花海家园”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石堡村坐落于巴岳山脚下,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雨水充沛。该村引进了十余家业主建成花卉基地3000亩,栽培一串红、虞美人等地栽花卉100多个品种,年产花卉3000万盆。
在今年实施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石堡村依托花卉产业的主导优势,提出了“借力整治行动,打造花海家园”的目标。
环境整治宣传示范员还善于撬动“社会力”,采取“群众自筹一点、业主捐赠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等方式,减轻了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村级经济负担。
短短一个月时间,在地坝硬化方面,他们说服群众负责自筹材料款,村委会出资负责施工,硬化了50块农家院坝;在农房环境美化方面,他们发动花卉业主积极捐赠了各类花卉苗木,由群众自行栽植在房前屋后;他们还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了迎宾花园、“孝文化”广场、乡村旅游公厕。
环境整治宣传示范员走马上任后,配合镇村干部深入各村民小组和院落召开院坝会,通过讲政策、拉家常、谈效果、答疑问等方法,让群众主动配合做好了自己房前屋后垃圾、柴草、排水沟、破危房屋、废弃圈舍等的清理。
“如今,家家户户有花台,条条道路种花草,我们村的花海家园已具雏形。”刘千胜感慨地说道,下一步,他们还将呼吁更多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为花海家园贡献智慧与力量。
记者手记》》
改善村容村貌 “面子”“里子”都需要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惠民生、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也是一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发展工程,需要各地坚定信心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质量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艰巨,各地不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临时做做表面文章,应该既要做好看得见的“面子工程”,也要做好看不见的“里子工程”。
在做好“面子工程”当中,各地要防止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懈怠情形,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而在做好“里子工程”方面,各级政府干部应该加大舆论宣传引导,让群众从“看戏”变为“唱戏”。如,广泛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文明卫生意识,自觉改变行为陋习;想方设法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稿件由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汤艳娟,实习生吴志杰采写
上一篇:新疆察布查尔:豆雁“悠闲”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