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1-01 10:08|中国教育报|
温州农民学院落户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番茄生产
手把手培训实践力求训以致创
自育早稻新品种“温814”助农民增收
在素有敢为天下先之称的创新之城温州,有这么一所学校,她是在温州市农科院基础上创办的,自建立之初始终坚持农业科研、教育“两条腿”走路,发挥农业科研、教育、人才、技术、智力、平台等资源优势,协同推进三农服务,在广阔田野上谱写出美丽的篇章。她就是具有农科教一体化鲜明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温州科技职业学院。3年来,学院在省内外累计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360万亩,新增经济社会效益超10亿元,办学水平日益提升,办学声誉逐步扩大。
一所地方高职院校的三农服务工作为何有如此特色、如此成绩?学院院长徐和昆给出了答案,他说:“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及时明确提出了把服务三农作为立院之本、发展之源、强院之基,举全院之力协同推进三农服务,真正实现了科研助农、推广富农、教育强农。”
依托农科院,坚守科研应用方向促进科研助农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而农业现代化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学院坚持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坚守农业科研的应用方向,把好农业科研的“立地”关,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科技的“源头活水”。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大。为加快地方品种引进、选育步伐,学院建立两系杂交稻选育、蔬菜选育等14支科技创新团队,并主动参与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为品种引进、选育提供了智力支撑。近年来,学院自主选育水稻“Y两优689”、“温814”、“温恢845”;玉米“金玉甜1号”、“金玉甜2号”;番茄瓯秀806;花椰菜瓯雪60天、“新花80天”、“成功120天”等15个国家或省审定的品种。引进推广品种如蓝莓、油橄榄等10余个品种。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花椰菜品种在浙江、重庆、四川等地累计推广22.9万亩。
服务农业企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破除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瓶颈制约,是学院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学院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针对农业企业生产困难,建立了协同创新的技术集成服务体系,先后与温州瑞安华盛水产有限公司、浙江一鸣食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开展科研联合攻关,提升农业企业生产科技化水平。如曾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项目、2011年完成的《鳀鱼、毛虾海上综合加工技术开发及装备选优》项目,是学院与温州瑞安华盛水产有限公司科研联合攻关的重大成果,该技术成功破解了海产品加工企业海上综合加工技术难题,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了科技支撑。
学院非常注重科研平台建设,强化对三农的科技支撑。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建立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温州综合试验站、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温州市设施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多个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这些平台每年可争取科研经费400万元以上,为技术研究提供经费支撑。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建立浙江现代农业中小企业研究基地、温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已有20余份调研报告或政策建议获省、市领导批示、被《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期刊采纳。特别是在美丽乡村规划方面,为温州永嘉鹤盛、平阳水头等10多个乡镇做了20余项规划。学院连续4年被评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
依托流动医院,坚持服务重心下移促进推广富农
针对在国内某些地方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线断、网破、人散”问题,如何把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向市场,送到农民百姓手中,是学院思考的重大课题。2008年,学院创立农业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农业流动医院。流动医院下设5个流动分院(动物、作物、蔬菜、园林、农业企业诊断流动分院)和一个综合门诊部。经过几年实践,农业流动医院在农技推广促进农民致富方面成效明显,2012年该服务平台作为校园文化载体被国家教育部门授予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院推广富农的核心在于下移服务重心,开展流动服务。学院坚持“哪里有农业困难,就服务到哪里”的理念,以“品种+适用技术+安全生产模式+培训”的多学科、一站式综合服务为模式,推动农业技术服务到山头、到田头、到门口,真正解决了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如2012年投入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年和进村入企联大户活动,主动邀请各县(市、区)政府、乡镇、合作社组织、种养大户等来院签订服务协议,以“对方出上联,我们对下联”的“招标”形式设置项目,开展技术服务攻关。仅农业科技服务年当年就服务乡镇(街道)、农业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164个。
学院推广富农的关键在于开展技术诊断,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在农业流动服务工作中,学院始终急农业企业之所急、急农民之所急,重点围绕水稻、番茄、花椰菜、盘菜、玉米、小麦、早茶、杨梅、蓝莓、竹业等10多个产业开展“点对点”的技术诊断服务,解决农业产业中出现的重大病虫害、疫病难题。如针对国内大棚番茄暴发大规模黄化曲叶病疫情,构建一套“50目防虫网覆盖+黄板预警+适时用药”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该项技术在省内累计推广应用24.75万亩,挽回潜在损失4亿元。该项目获得2011—201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和201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学院推广富农的重点在于开展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学院主动走出去,与温州7个县(市、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工作。近3年在温州各县(市、区)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综合示范基地近30个,年均辐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0万亩;先后涌现出了种粮大户年亩产“两吨粮食,万元利润”、山地生态蓝莓每亩利润5万元的致富典型。3年来学院荣获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15人次、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19人次、市功勋科技特派员1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1个,学院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依托农民学院,坚定科技致富理念促进教育强农
近年来,学院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育、培训的师资和平台优势,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切实提升农民科技素养、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
为解决农民培训资源分散、培训规模较小、培训效果低下等“低小散”难题,2012年温州市政府部门依托学院农科教一体办学资源,在学院设立温州农民学院,市政府部门每年划拨经费100万元,免费培训农民。培训类型包括农村干部培训、农民技术培训、大学生“村官”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碳汇技术培训、农村金融培训、渔业职务船员培训等60余项目,年培训超万人。
在如何提高农民培训实效方面,学院也下了一番功夫,对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创新提出并实施了“项目菜单、课证融合、训以致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成效非常明显。
在项目菜单方面,学院设置杨梅种植、奶牛养殖等200多项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培训“菜单”,在温州媒体与学院网站上刊登,农民学员可根据自身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培训项目。项目菜单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学习的兴趣,报名人数成倍增加,仅2012年就组织办班培训13115人次,是前2年的总和。
在课证融合方面,学院充分考虑培训与职业考证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对接,学员学习后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考试。如退役士兵培训班,学员培训后,由学院统一组织参加职业技能考证,90%以上学员获得了相应职业资格证书,85%以上学员顺利就业。2012年实施职业技能鉴定4377人次,是前2年总和的1.2倍。
在训以致创方面,学院围绕“农业生产后继无人”、“明天,谁来种地”等焦点、热点问题,依托浙江小企业创业基地、温州青年创业学院等平台,致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创业人才。近年来,每年通过培训帮助农村青年创业20个以上,如温州天遥农业有限公司,经学院创业指导,现已发展为集经济林种植、畜禽养殖、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咨询、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综合性开发龙头企业。同时,学院也大力开展家庭农场主培养、农民网店培训等工作,2013年学院的农业创业教育研究成果被初评为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服务三农、贡献三农的同时,学院也有了意外的收获,由于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他们将社会的需求、三农的要求转化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动力,对推动学院办学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近2年学院年科研经费总量都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2012年达到1265万元,科研经费总量和纵向经费总量在全省高职院校均排名首位,科研工作始终走在省内同等院校前列。学院逐步形成了农类专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3年学院农类专业数(11个)、农类专业招生数、农类专业在校生数(2618人)均居全省之冠;近3年就业率均达96%以上。
“以服务树品牌,以创新求发展。”这是学院党委书记吕一军对学院发展现状和三农服务工作的深刻概括。他说,下一步学院将继续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强化三农服务的硬件条件建设、科研体系建设和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