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干部 >

邢念增:救命的“剑客”

发布日期:2020-12-01 09:52|发布:中乡网|责任编辑:李琴

◆邢念增: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公安部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

11月9日下午2点,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每周的大查房时间。30多名医生陆续到达会场后的动作惊人一致:拐角处拿折叠椅—走向已经坐下的同事—放下椅子—坐下。大查房前10分钟,小会议室里已是满满当当。

大查房查什么?进修医生、主治医生先汇报病例,影像诊断科医生讲解CT、核磁等结果。然后,科室专家们一起分析讨论病情,提出治疗意见。最后,邢念增总结拍板,给出最终诊断及治疗方案。期间,他频频抛出考题:“大家觉得怎么办好?”对于答案,他或表扬或批评,简短直接。

大查房前,泌尿外科在膀胱镜室进行了一场新技术的学习。大查房后,邢念增和7名同事、学生赴约,准备与北京医院泌尿外科的同仁打一场篮球赛。

这就是自比“剑客”的邢念增的日常,忙碌有序又热情洋溢,手中“利剑”不为“杀敌”,只为救人。

■“剑诀”:惠己及人

精确的手术思路、精细的手术解剖、精湛的手术技艺,和对患者高度的责任心。

——邢念增把做好手术的经验总结为“三精一高”

今年11月11日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室线上开放日,全天观摩人数达10782人次。当天,邢念增带领团队呈现了2台手术。其中一台,是泌尿外科领域最复杂的手术——3D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这台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输尿管与回肠通道的吻合。泌尿外科病区主任张勇解说,邢念增的处理方法被业内称为“邢氏吻合方法”。独到之处是既让输尿管与肠道端侧直接吻合,在保留充分血运基础上,保证管腔平顺,减少狭窄发生;又使左右两侧输尿管与肠道吻合口相对独立,为日后可能的上尿路并发症处理预留空间。

一步一步,邢念增的动作行云流水,给人一种手术挺简单的错觉。

切除患者膀胱后,最好的办法是用他自己的肠管再做一个膀胱,放在原来位置,恢复后就能接近正常地排尿,这种再造膀胱叫原位新膀胱。既往的原位新膀胱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适用于开放手术。邢念增设计发明了适合腹腔镜下原位新膀胱的手术,被誉为“邢氏新膀胱”,与“邢氏吻合方法”一起,被写入新版《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手术录像也早已被世界泌尿外科学会年会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选为教学录像。

张勇主任这样形容邢念增的手术特点:没有多余动作,看似不快,但不走回头路,出血极少,手术时间短……邢念增注重手术的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观摩他做手术,有一种欣赏艺术家在创作一件艺术品的感觉。

“腹腔镜下切膀胱,一步一步莫着慌;头低脚高摆体位,肠管尽量入腹腔。分离左右输尿管,保护血运莫乱来……多学多练程序化,编个口诀记住它。”10多年前,邢念增编了这个口诀,分男版、女版。事实上,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步骤复杂,他曾几次试着编写,都不太满意。直到有一天,他从青岛飞贵阳,赶航班时,跑得热血沸腾,一坐下,灵感来了。他那天没有像往常一样,摆弄纸巾,琢磨手术方式,而是向空乘借了一支笔,用3小时完成了这个口诀。

多年来,邢念增还编了“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三明治’尿道重建技术”等口诀。因为有写诗的功底,他编的口诀都朗朗上口,好记实用。

为什么编口诀?邢念增有总结经验的习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才能将经验程序化、固定化,在不断创新中推动手术进步。他常说:“单靠一个人能做多少台手术?教会一批人乃至带动一个行业,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剑胆”:勇者无敌

“多少年寒窗苦读,踏上了探索医学的道路。无怨无悔不断追求,敬佑生命,全力以赴……”

——邢念增创作的歌曲《医生的梦》

时间回到1987年7月,刚刚参加工作的邢念增,是山东省沂水中心医院的一名外科医师,那时的他,天天想的是怎么做好手术。白天正常工作,晚饭后在办公室一边学英语、《黄家驷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一边等着需要急诊的手术。

20多岁的邢念增勤快,动作麻利,悟性也高,老大夫都喜欢带他上手术台。开放手术,打结是基本功之首。邢念增10秒钟能打19个结。

他是怎么练的?刚工作那些年,他口袋里总装着手术线、手术止血钳,不管是开会还是坐公交车,只要有时间,他就练习打结,成了一种习惯,甚至一种消遣——办公桌的“锁鼻子”上挂满了他打的结;为了提高用血管钳夹闭血管的精确度与速度,他常常将大米粒撒在床上,然后用血管钳快速捡起;为了练习手中血管钳持针器的感觉,他走路时也要把血管钳拿出来,边走边摔打,使用位、携带位、使用位,不停地转换……

邢念增把手术台比作战场,他说:“外科医生要敢拍板。”

有一天夜里,邢念增被叫去给一个20岁的女孩做截肢手术,患者在车祸中小腿严重受伤。女孩一见他便哭着哀求:“叔叔保住我的腿吧,我刚20岁!”邢念增仔细查看了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患者病情,冒着风险,仔细清创、植皮,最后保住了她的腿。

还有一次,一名患者因外伤出血很多,静脉都瘪了,输液针扎不到血管里,情况十分危急。邢念增被叫去做静脉切开。可刚要动刀,别的医生就建立了一条静脉通道。邢念增迅速决定建立一条大隐静脉通道。随着液体的迅速注入,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而与此同时,第一条静脉通道由于表浅失败了,是邢念增建立的那条静脉通道救了患者的性命。

这些事情已经过去30多年,但邢念增仍然历历在目,他为自己年轻时做出的正确决定颇感欣慰。

1991年,邢念增考入山东医科大学,师从许纯孝教授攻读临床技能型硕士研究生。他离开沂水中心医院时,大家给他办了一场欢送会,“好多老同事流泪了。”

1994年,邢念增考入北京医科大学,成为郭应禄院士的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邢念增利用假期在家乡沂南县和附近的临沭县多家医院义诊,做了两三百台手术。

那时候,国家政策没有诊疗范围方面的规定限制,所以邢念增什么科都看。那时手术室没有空调,夏天他做完一台手术,就湿透一身手术服,立马换一身再做下一台手术。

有一次,邢念增从一名患者身上取出来一块肾结石,450克。这是目前为止文献可查的最重结石,被收藏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博物馆里。

“这名患者早就知道自己有肾结石,但他有4个儿子,想等到孩子们都娶媳妇了再到医院看病,所以一直拖着。”那些朴实的老百姓,给邢念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医生是个好职业,能给人带来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治好别人的病痛,患者幸福,自己也幸福。”

■“剑心”:至真至善

至真至善,常学常新。

——邢念增提出的科训

今年9月的一天,泌尿外科在北京怀柔团建,当时的场面格外温馨:护士长杜艳华带着护士们在可乐易拉罐上写上每个人的名字,摆成“NCCU”(国家癌症中心泌尿外科)形状,再围上一圈霓虹灯串,旁边放着一个蛋糕,刻着科训——至真至善,常学常新。

第一次参加科室团建的医生刘飞没舍得喝自己那瓶可乐,把它带回家收藏。让他没想到的是,几位前辈在聊天时,眼里泛着泪花,也那么感性。

2018年4月,邢念增到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后,进行了多项改革:细化奖金制度,根据医生手术台次、难易程度给予绩效考核,对于有科研产出的医生给予年终奖励;每天7点半查房,周一全科英语床旁查房,管床医生用英语汇报病历,随时交流讨论;争取社会培训中心支持,为年轻医生提供全真腹腔镜手术模拟操作机会;开展“微笑行动”……

近年来,邢念增带领团队在国内近100家医院会诊、手术,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手术演示几十次;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北京市重要课题;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近300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近百篇,获多项科技进步奖。

邢念增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同事杨飞亚说:“邢老师有一点最值得我们尊敬——有些大手术别的医院不敢做或不愿做,只要他评估对患者有好处,都会做。最近有一名肿瘤患者曾在一家省级医院先后进行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但都没有成功。这名患者的手术本来就有难度,再加上经历了两次手术就变得更难。最后,邢老师成功将肿瘤切除,而且是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这是个奇迹。大家都知道邢老师有胆量,这背后其实是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艺。邢老师办公室里挂着莫言先生给他题的一幅字——‘艺高胆大’,我觉得很恰当。”

2018年6月,邢念增到泌尿外科两个月后,国家癌症中心泌尿外科精英培训班正式启动。据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韩苏军介绍,精英班目前6个月一期,每期大约10名学员。科室里有一张中国地图,上边标着精英培训班每一名学员的工作所在地。

“每名学员都将国家癌症中心对肿瘤规范化系统性治疗的理念及先进的治疗技术带回去,像一粒粒种子一样,带动当地医疗发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们若能培养200名学员,就能使我们的力量放大200倍。如果每名学员再培养一批学员,释放的能量会更巨大。”邢念增相信,未来有一天,学员们会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剑气”:一往无前

医生是孤独的,但任何时候都要热爱生活。

——邢念增的生活启示录

1997年,邢念增从北京医科大学博士毕业时,收到3所国外大学博士后入学邀请。最终,他选择了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梅奥医学中心。

在梅奥,邢念增疯狂地学习。白天,参加教学查房、观摩手术,做笔记。梅奥的有些手术器材是一次性的,邢念增请求管理人员消毒后允许他拿走。他晚上练习手术动作,做实验,一般凌晨两三点才休息。有一次,他父母去看他,“我母亲问我还要不要命了。”

2001年,邢念增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了一种天然物质Quercetin(槲皮素),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功能,为前列腺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此,他应邀在世界著名的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举行新闻发布会。还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了前列腺癌中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抗凋亡蛋白Survivin,关于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申请了多项专利……因为成绩突出,2002年1月,邢念增被破格晋升为梅奥医学中心助理教授。

2002年5月,邢念增带着全家回国,“我出国前就已经做好了回国的决定。”回国后,他加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先后开展了三四十项技术改进,建立了腹腔镜肾切除术规范化手术方案,以及膀胱癌规范手术方案等。他改进后的多项技术,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患者恢复也更快。

留学时,邢念增是梅奥华人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前任主席给他留下80美元联谊会经费,他给下任主席留下了几千美元的经费。

打开局面,邢念增有办法。他经常自己开车去募捐,向商家承诺在中秋、国庆等联谊会请柬上印上商店名字。为了增进华人华侨之间的友谊,邢念增曾驱车6小时去我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租电影拷贝,请梅奥医学中心电影放映员帮着播放了《甲方乙方》等中国电影。他组织舞会、烧烤、诗歌朗诵会,组织举办中秋、国庆文艺晚会……还组织了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有一名队友叫陈列平,现在被称作现代肿瘤“免疫治疗之父”。

现在,邢念增依然喜欢打篮球。科里篮球队有队服,大家给他选的球衣号码是“23号”,是迈克尔·乔丹的号码。来自深圳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周子宇与邢念增打过几次球,他眼中的邢念增“身上有一股竞技体育精神,敢拼、敢闯,有自信、有魄力,就像工作中的样子”。

■“剑道”:白发无悔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给学生邢念增的题字

今年10月20日,是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赴甘肃省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中午抵达兰州后,邢念增和其他成员一起吃过午饭就直奔义诊医院,连做3台手术,一直忙到夜里11点。其实,他到过兰州很多次,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度过,从来没有细细欣赏过它白天的样子。

从医30多年来,邢念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近20年来,他要求团队对皮肤切口能皮内缝合的尽量皮内缝合,既美观又能减少患者痛苦。近年来,他又要求在患者麻醉醒来前,在切口皮下注射长效局麻药,让患者术后几乎感觉不到疼痛。记者去探访术后患者时,看到他们的状态都很平稳,有的还面带笑容,洋溢着战胜疾病的喜悦。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邢念增曾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各种场合呼吁:“加强一、二级预防,完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长效机制。”

邢念增还给社会“看病”。作为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期间,他围绕社会话题提交的《建议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物业纠纷中的作用》《对流动人口中女性的关注》《关于北京南站公交问题的建议》等多件提案,切实助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2015年,邢念增又作为北京市第二批8名挂职锻炼的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之一,挂职北京市食药监局副局长……他说:“这些身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帮助我更好地服务社会。”

多来年,邢念增尤其关注基层医疗发展,“乡、县医院离老百姓最近,一定要建设好。”2014年1月,他代表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作了《完善医保制度,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大会发言,有的建议已被政府采纳。201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他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3条相关建议:通过远程会诊让更多偏远地区患者受益;加大对乡村医疗设施投入,建立乡村医生流动平台;设立健康扶贫公共对接渠道,引导热心公益企业加入……

邢念增的白发越来越多,尤其两鬓满是白发。他认为,“做手术”只是医生的基本功,“与患者和家属交流,是一门艺术;培养医生、管理团队,也是一门艺术;做委员,与群众、职能部门沟通协商,还是一门艺术……”做好这些事,邢念增说最重要的是“坚守初心”。

在邢念增的诊室,有两把椅子总是摆放得很整齐,一把是为患者准备的,一把是为患者家属准备的。患者进门后,他的第一句话总是:“请坐”……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