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干部 >

卖蘑菇的第一书记——来自汇川区沙湾镇米粮村的扶贫故事

发布日期:2020-05-28 09:39|来源:贵州日报|本网编辑

“汪书记,太感谢你了,这次要不是你帮忙的话我今年肯定会亏损。”返乡创业大学生张晓飞对汇川区纪委区监委派驻沙湾镇米粮村第一书记汪廷贵说。

张晓飞2013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曾在重庆从事食用菌栽培。在外工作4年后,张晓飞萌生了回乡创业念头。说干就干,2017年9月他回到家乡米粮村筹建菌菇基地。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张晓飞基地里上千斤蘑菇滞销,这可愁坏了这位“90后”创业青年。

了解张晓飞的情况后,汪廷贵立即在朋友圈、村民群、帮扶工作群里打起了卖蘑菇的广告,并多方联系沙湾镇有食堂的单位,帮助张晓飞销售滞销的蘑菇。

沙湾镇政府食堂订购200斤、米粮村村委会食堂订购50斤、散客陆续联系订购……汪廷贵的广告发出不久,订单接踵而至。

得知张晓飞采收包装蘑菇人手不够,汪廷贵还免费当起了“快递员”。

“汪书记不仅帮我卖蘑菇,还用自己的私家车帮我送货,我是打心眼里感激。”上千斤滞销蘑菇售完,张晓飞母亲握着汪廷贵的手,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在推销蘑菇的同时,汪廷贵也在思考米粮村的产业发展。

“群众习惯种植玉米等传统低效作物,要换种高效作物,群众担心没有销路。”知道改变群众观念并非易事,汪廷贵便组织村干部进家入户做思想工作,并主动联系相关部门、企业洽谈订单收购协议,打消群众顾虑。

算经济账是汪廷贵进家入户做思想工作的“重头戏”。

“种包谷亩产值最高1200元,种子却要40元1包,但种辣椒、烤烟,亩产值能达3500元至4000元……”这笔账,汪廷贵反复算了许多次。最终,米粮村500余户群众选择发展辣椒、烤烟以及猕猴桃等高效产业。

如今的米粮村,共发展食用菌基地2个,种植烤烟3200亩、辣椒1300亩、猕猴桃400亩,惠及群众200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200余人。

“只要群众得实惠,我苦点累点都是应该的。”汪廷贵说。(记者 黄霞 通讯员 周克英)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