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林,女,现为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全总十五届执委,先后被全总授予“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被省总授予“帮扶工作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领导”等荣誉称号。她所带领的团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模范集体”,被省总工会授予“模范县(区)工会”。
该同志自2001年担任城区总工会主席至今。10多年来,她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事业的忠诚写在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上,始终以创造性开展工作为责,以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为荣,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全总于2009年3月在阳泉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并现场观摩了范秀林同志所在城区总工会“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的经验。会后,全国有103家省、市、县(区)级工会、总计达3100多人到阳泉城区总工会学习观摩。作为区级工会财力有限,但她对所去参观的工会同仁总是热情相待,倾其所能。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职工群众服务上,她带领城区总工会的同志们,做了许多让党政领导称心、让企业行政诚服、让职工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上级领导称范秀林同志是基层党的群众工作难得的“干才”,同事们心悦诚服地把范秀林同志当作楷模,职工群众把范秀林同志当作可亲可敬的“娘家人”。
——她始终把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作为矢志不渝的信念追求。范秀林同志感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多,面临的挑战严峻,作为直接面向基层的县级工会,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挑战便会成为打开工作新局面的机遇。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和发挥作用难,是困扰全会工作的难题,范秀林同志上任之初就把攻克这一难题作为工作重点,她组织工会干部在学习科学理论中增强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带领工会干部到上海、成都等地参观学习,开阔探索创新的视野,大胆地进行了按照区域相近或行业相似的原则,大力推进工会联合会建设,使工会组织设置形成联合力量;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为工会联合会遴选工会主席人选,使工会主席能够真正独立开展工作的探索实践,为攻克这一难题趟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截至2010年底全区建立各种形式工会联合会92家,覆盖小型非公企业1266个,吸纳职工15282人,实现了辖区工会组织的全覆盖。2011年,为提高工会工作网络化管理水平,她多方努力筹措资金,为全区所有基层工会配备一台电脑,完善了城区总工会网站和城区工会组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并采取抓业务培训、抓责任落实、抓制度规范等方法,与有关人员昼夜苦干,为录入人员送盒饭、当后勤,及时录入有关信息,真正做到了对工会组建动态情况清楚。正是凭着这种不懈开拓的精神,像工会经费收缴难、基层工会履行维权职责难、基层工会活力不足等问题,在范秀林同志和城区总工会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得到破解,城区总工会成为全省模范县级总工会。
——她始终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范秀林同志始终认为,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如果不替他们说话办事,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为此,她依托城区、街道、社区(基层)工会联合会三级组织网络,积极构建工会与政府联(系)席会议、集体合同平等协商和职工代表大会等维权机制,在城区所有企业普遍推行了工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签约率达到了100%,履约率达到95.6%。她还积极推动把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延伸到社区,开通了城区维权热线和城区维权快车,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促进者。当维权工作遇到突出矛盾问题时,范秀林同志不推诿、不回避,总是自觉站在维护大局的高度,勇于担当,主动担责,积极为党政分忧、解难。2007年1月的一天,广东茂名100多名农民工为了让老板兑现承诺,相约一起围堵市中心的一条交通要道,范秀林同志得知情况后,主动揽起许多人“避之惟恐不及的麻烦事”,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各方现场解决问题,维护了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时恢复了正常交通秩序。这些年来,范秀林同志为辖区内700多名职工追回欠薪400余万元,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她所在城区以“全面化解社会转型突出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区委领导由衷地讲:“工会和范秀林同志的贡献突出、功不可没!”
——她始终把服务职工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同事们讲,范秀林心中装着的只有职工群众的冷暖,她时刻把“一双眼睛洞察职工苦乐,一张嘴反映职工心声,一双手服务职工需求,一双脚走遍职工所在,一颗心温暖职工心窝”的五个一精神作为座右铭。新华小学教师郭金寿妻子失业在家,两个孩子都在上学,自己不幸得了尿毒症,每年除医保能报销一部分费用外,个人还要承担两万元左右的医药费。而在城区,一名普通教师全年的收入也不过1.5万余元,双重负担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范秀林同志知道后,把郭作为自己帮扶对象,亲自为其办理职工大病医疗互助的贴付手续,每年能够为其核销医保之外的1.5万元的职工大病补偿金。为使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摆脱穷困的折磨,范秀林同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为郭的妻子找到一份稳定工作,歌声笑语重又回到了这个曾经陷入困境的家庭。这些年来在她的积极努力下,城区总工会相继推动和展开了就业帮扶、大病互助、金秋助学和“十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帮扶行动。先后投入近210多万元,构建以了城区“职工帮扶中心”为龙头、街道“职工帮扶站”为骨干、社区“职工帮扶点”为基点的三级帮扶网络,努力为职工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先后为辖区内1000余名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找到了就业岗位,让106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为97人化解了因病返贫的危机,让3600多名职工获得了困难救助,300多名患大病职工获得补偿金计112万元。使职工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城区工会成为有爱心、充满阳光的职工之家。
——她始终把建设培养高素质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作为必须担当的崇高使命。范秀林同志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扎实、作风过硬、廉洁自律工会干部队伍作为崇高使命,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上任之初,区总工会只有3名专职工会干部,有事无人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她反反复复向区委领导汇报工作,讲清法律法规和全总对专职工会干部配备的要求,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区总工会10名专职工会干部的编制得到了落实。为把基层工会干部力量配备强,她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的方法,由区总工会支付相关津贴报酬,为所辖62个基层工会联合会各配备了一名专兼职工会干部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起来后,她坚持用自身的模范来影响带动工会干部,要求他人做到自己率先做到,要求他人做好的自己先做出榜样来。在她的日程安排上没有节假日;母亲病重她没有时间在老人家身边侍奉,留下了深深自责;2010年3月15日城区总工会联络员例会,是在她做了心脏房间隔缺损打伞手术后第三天,在病床上打着点滴进行的。她坚持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训基层工会干部,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其中每个月的工会工作例会制度,既总结工作又查找问题,既观摩新鲜做法又对成功经验分析点评,既明确任务又启发大家开动脑筋、依靠集体智慧攻坚破难,既注重精神鼓励又注重物质奖励,使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成为新鲜经验的推广会、集中智慧的诸葛会、激励奋发向上的动员会和全面提高素质的大课堂。一支坐下会写、站起会说和善于组织动员职工、善做服务工作、善于协调劳动关系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城区62名工会干部中有8人荣获省级劳模,有1人获全国优秀工会干部荣誉,有11人被省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全总、新疆区总等举办培训班上,曾多次邀请该区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介绍他们的工作经验。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